• 当前位置:首页
  • / 资讯中心 / 城建动态
  • 回眸城建“十三五”丨“绿色魔力”带来的诗意栖居
    发布日期:2020-11-23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城市河道建设中心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

    2016-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杭州市建委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履行牵头全市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工作职责,抢抓亚运机遇,强化市域统筹,加快构建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格局,杭州市城乡建设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提速扩能期。

     

    回眸这五年建设成果,一大批工作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不少工作全省领先。从今天起,本号推出回眸城建十三五,共享美好生活专栏,通过以点带面、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十三五杭州城建成果。

     

     

     

     

    2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专稿《高标准新建、节能式改造、智能化运行 来杭州,看看绿色建筑(小康路上·绿色力量)》,介绍获得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的杭州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的绿色元素,以及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东一教学楼保温节能绿色改造的做法。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东一教学楼

     

    这两个点,其实是杭州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简影。在绿色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浙江和杭州在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上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2018年6月1日《杭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正式施行,杭州在规划审批、国土招拍挂中,绿色建筑等级、装配式建筑建造、住宅全装修等控制性指标进一步被明确。

     

    目前,绿色建筑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应用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星级越高,建设标准越高,节能效果越好。到目前为止,杭州市已实现绿色建筑一星级全覆盖,国家机关和政府投资建筑实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建设。

     

    十三五以来,杭州已新建绿色建筑项目数2740个,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1亿平方米,其中高星级绿色建筑项目858个,建筑面积6368万平方米,占比33%


     

     “十三五”时期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绿色建筑不仅仅是能源消耗的最大降低,而是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变,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绿色建筑正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自然,改变着人与人的关系。

     

    季凉爽,冬季暖和,雨季又防水,节能、节水又节地、节材,我们身边这样的房子越来越多。

     

    杭州亚运村

     

     

     

    作为浙江省首个通过国家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的项目,亚运村的设计是连片式的。

     

    一期规划的114.05公顷区域范围内,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5.59%。

     

    环形绿道串联绿地系统,节约型绿地建设率达到80.60%周边9条道路之下设置了综合管廊,纳入电力、通讯、天然气、给水、直饮水管道等。与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相呼应,亚运村将打造成为一座绿色、生态、低碳、健康的现代化新城。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项目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项目二阶段国内航站楼工程新建T3航站楼与T1航站楼无缝衔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新的完整的国内航站楼,是国内首个绿色航站楼

     

    走进T3航站楼,精致大气的落地玻璃,散发出现代化的高科技感,遮阳百叶和遮阳贴膜达到保温作用。电动启闭外窗用于自然通风换气与自然采光,太阳能光热的低温热利用系统转换成热能加以利用。溶液调湿新风系统减少开启航站楼空调的运行时间,微型生态系统局部净化空气。智能控制楼宇照明系统对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光照度进行精确设置和合理管理。

     


    杭州市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

     

     

     

    在杭州城西,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南门对面,坐落着一座安静的建筑,它就是杭州市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目前已运营5年。

     

    未来科技城第一小学用地面积386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4958平方米,采用钢框架结构并运用除锈防锈工艺,建筑形体设计以晶莹水滴为主题南北向布置。这栋银白色唯美的建筑,被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绿色三星建筑的荣誉,也是目前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和一般的学校建筑不同,这里看不到一台空调,采用的是更环保的地源热泵供暖和制冷系统,无污染无废弃物。

     

    整座建筑从南向倾斜入手,在四个立面的每一层均设计了有水平飘板结合的倒锥形玻璃窗,且内部房间有高反射率可将阳光“请出”。全年利用雨水量为7181立方米,其中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62.5%,绿化灌溉用水中非传统水源用水82.0%,冲厕用水中非传统水源用水占比83.6%。

     

     


    钱塘大剧院

     

     

     

    即将落成的钱塘大剧院,采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多联式空调机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等绿色节能技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建筑性能,全力打造新区绿色建筑标杆项目。“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


    绿谷·杭州浙商创新发展中心

     

     

     

    绿谷·杭州浙商创新发展中心项目地处江干区钱塘智慧城核心区块,由8幢写字楼及1幢四星级商务酒店组成,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并设有6000平方米商业配套。设计引入了“地景规划”手法,紧密围绕“绿谷”概念,布局、形态、交通、景观高度统一。

     

    自西边红普路城市绿化带开始,绿色就开始向这里蔓延。从地下室顶板整体覆绿开始,穿越建筑直至下沉广场,沿着建筑立面垂直向上,直至屋顶。这里的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的68.7%

     

    外墙采用石材与玻璃组合幕墙,断热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外窗,锁定了最舒适的温度。

     

    全空气空调系统能够调节新风量,过渡季节能充分利用新风的冷风。大楼里所有卫生洁具均采用感应龙头、感应式冲洗阀、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等节水装置。

     

    雨水回用系统和集中空调冷凝水供水则为景观水体补水、场地绿化用水、室外道路浇洒用水提供了天然的支持。


    丁桥“郡枫绿园”

     

     

     

    丁桥“郡枫绿园”保障性住房住宅面积约126264平方米,总规划居住1982户,其中经济适用房1702户。

     

    这里是杭州市首个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经济适用房部分获得国家一星级运营标识。

     

    壁挂式太阳能板,缩短热水输送到家的距离;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同时对屋面和场地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将雨水集蓄用于景观水景和绿化灌溉。“绿园”住户们还可以在屋顶种植瓜果蔬菜,形成菜园、果园,能有效保护屋面结构,延长防水寿命,起到保温隔热作用,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和昌府

     

     

    和昌府位于余杭区良渚板块,毗邻三墩镇、良渚文化村,并获得“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小区里设有120立方米雨水蓄水池、31.50立方米的清水池,能常年收集雨水,经处理系统过滤、消毒后,回用于小区各个地方,年回收雨水使用总量约2080立方米。

     

    这里的树木投影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70%-80%,这样能使建筑的热舒适度、风舒适度达到最理想状态。住宅的门窗、墙体都做过隔声处理,外窗采用双层中空外窗,靠近电梯的墙体也加装了轻质隔音板,入户门加装了隔声胶条,所有的住宅都远离设备用房,空调设备也做了降噪处理。

     

    “完全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晚上睡觉门窗一关,外面的声音就基本听不到了。”小区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