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2020年度上半年杭州市快速路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市建委杨铁定副主任主持会议,市建委相关处室、直属单位,市相关建设主体单位和各城区快速路建设推进机构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总结上一阶段工作情况,查摆分析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各市级建设主体、区政府(管委会)汇报半年度快速路网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建设计划。市建委各处室就建设计划安排、资金保障、审批手续办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截至7月份,今年累计完成投资约102亿元,全市已建成艮山东路(同协路-东湖立交)高架、望梅路互通高架、红十五线改建3个项目共22公里,占年度目标的61%,全市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41公里。新开工彭埠互通改建、时代大道南延、三墩互通改建、望梅路高架二期、东湖高架路北延二期5个项目共27公里,当前共有35个快速路项目在建,总里程约211公里。在建项目数、里程数、投资数均创历史新高。
市建委杨铁定副主任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全市快速路网建设工作成绩,强调快速路网建设是“5433”现代综合交通大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市级层面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各级建设主体加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形成合力。各单位紧盯亚运节点,详细倒排项目建设计划,紧抓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确保完成施工任务。同时要及时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确保依法施工。
接下来
就让我们来看看
杭州部分快速路项目目前进展吧。
已建成项目
01.艮山东路(同协路-东湖立交)高架
全线设计了同协路东、红普路西、杭海路东(东向西的下匝道本次暂不开通)、杭乔路西4对平行匝道,同时与东湖高架路设置互通立交,可以实现两条快速路之间的转换。
杭州目前已开通的高架,设置隔音屏的路段往往就没有设置花箱。钱塘快速路采用了隔声屏障与景观花箱结合的新工艺,该工艺为杭州首例,通过加宽桥梁两侧防撞墙,外侧设置隔声屏障,内侧种植仙境、杏花村、小桃红月季等花卉,在满足降噪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加强高架桥景观效果,减少人们驾驶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打造钱塘快速路行车“风景线”。
02.望梅路互通高架
望梅路互通工程是余杭临平田字形“三纵三横”快速路系统的重要节点,位于世纪大道与望梅路交叉口,是望梅高架和留石高架两条快速路相互转换的“T”型互通,由1条高架主线和4条互通匝道组成,主线南起望梅路与汀城路交叉口,北至望梅路与临丁路交叉口,长约1.3公里,双向6车道规模,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
望梅路互通工程是临平区域快速路建设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更是“点睛之笔”。通过望梅路互通,车辆可经望梅高架实现从东湖高架到秋石高架的沟通,同时实现留石高架与望梅高架之间4个方向的相互转换,它的建成通车,不仅实现了“一环”(望梅高架路)的全线贯通,更是通过“一环”使“三路”(秋石高架路、留石高架路、东湖高架路)真正串联成线,“三路一环”快速路网全面实现互联互通。
03.红十五线改建
红十五线往东连接大江东新城,是萧山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往西经过空港连接萧山主城区的主要道路,并与现有03省道东复线相连,承载了萧山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大量交通流量。
红十五线改建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建设,起于03东复线高架终点处,终于青六线互通的西侧平行匝道,全长13.7公里。通过拓宽道路两侧原有边坡,将原机动车双向四车道改建为双向六车道,优化干线公路及区域路网结构。建成以后意味着萧山东片的交通拥堵情况也将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红十五线被列入“美丽公路”建设计划,结合建设进程,同步对其开展美丽公路建设。
红十五线项目的建成通车,对于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快大江东新城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对加强空港综合运输有重大意义,并且能将大大增强红十五线“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作用,对加强萧山城区与大江东新城的区域交通联系以及完善区域路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建项目
江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
(西兴立交-中兴立交)
江南大道改造提升工程西起中兴立交与中河高架连接,东至西兴立交与机场快速路、秋石快速路连接,全长4556米,概算总投资250306万元。
快速路采用地下隧道形式,分为西端接线道路,隧道段和东端接线道路。其中西端出入口在江虹路西侧,通过地面快速路与中兴立交匝道衔接;东端出入口在西兴路东侧,与西兴立交接地匝道衔接。隧道分南北两线,其中北线隧道全长3184m,南线隧道全长3165m。隧道段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地面道路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隧道外径11.36m,内径10.36m。隧道采用盾构施工,全段共设2段盾构、4处工作井,其中北线盾构长2258m,南线盾构长2256m。
快速路与地铁6号线共线,其中地铁2条隧道在道路正中,快速路隧道分布在道路南北两侧。
东北明挖段4#基坑挖土
工程计划2020年完成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进行装修安装,2021年全面建成通车。
环城北路-天目山路(中河立交-古翠路)
提升改造工程
环城北路-天目山路(中河立交-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西起古翠路,东至中河立交以东,全长约5.6km。
快速路采用地下隧道形式,西端与天目山路(绕城高速东-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的隧道相接,自西向东依次下穿古翠路、万塘路、学院路、教工路、杭大路、保俶路、莫干山路、湖墅南路、中山北路,其中南线隧道在中山北路以东、中河立交主线以西出地面,北线隧道在中河立交主线以东出地面,出地面后通过一段地面快速路与环城北路隧道相接。
02标顶板回填硬化
快速路主线为“双向4车道+2.5m紧急停车带”规模。全线设2处交通转换系统,分别为:古翠路以东设置1对平行匝道;中山北路以东、中河立交以西设置1对平行匝道。
快速路隧道采用盾构施工工艺,全线设3座工作井。目前正在开展工作井基坑开挖工作,计划亚运会前建成。
天目山路(绕城高速东-古翠路)
提升改造工程
天目山路(绕城高速东~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西起绕城高速留下枢纽东,与留下互通改建工程相接;东至古翠路西,与环城北路-天目山路(中河立交-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相接,全长约8.2km。
快速路主线采用“地下隧道+局部地面快速路”相结合的建设形式,共设置4段下穿隧道,各段隧道之间采用地面快速路连接。全线共设7处交通转换系统,自西向东分别为:留和路节点1对与绕城高速转换的平行匝道;周家村-花坞路段、花坞路-紫金港路段、紫金港路-竞舟路段,利用地面快速路与地面主干道共面段,按照快速路“先出后进”的交通组织原则,共设置3组6对快速路与地面主干道的交通转换进出口。
快速路工程与地铁3号线工程由市地铁集团负责统一建设,于2018年底开工,目前开展隧道基坑开挖工作,计划亚运会前建成。
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
提升改造工程
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东起紫金港立交,西至荆长大道西,全长约4.06km。其中,(紫金港立交-五常港河)段长约2.35km,属于西湖区范围;(五常港河-荆长大道)段长约1.71km,属于余杭区范围。
快速路主线采用“地下隧道+局部地面快速路” 相结合的建设形式。快速路主线东端与紫金港立交通过地面快速路进行衔接,然后以隧道形式自东往西连续下穿崇仁路、弘德路、花蒋路、崇义路、绕城高速、荆长大道后出地面。隧道段长约3.88km,地面快速路段长约0.18km。
全线共设置2处交通转换系统,自西向东分别为:花蒋路西侧设置1对快速路主线隧道与地面主干道交通转换的平行匝道;崇仁路以东快速路与地面主干道共面段设置1对快速路与地面主干道的交通转换进出口。快速路标准断面为“双向4车道+3m紧急停车带”规模。
目前,工程正在开展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和土方开挖,计划亚运会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