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
临平区的海绵项目
▽▽▽
01梅堰小区老旧住宅综合改造提升项目
梅堰小区老旧住宅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是杭州市老旧住宅综合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实行闭合式管理,优化建筑立面,强弱电上改下,雨污水系统提升,公园景观提升,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程。涉及住宅建筑66幢,215个单元,居民2463户,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该项目被评为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践典范案例(完善管理机制),为临平区唯一一个全省案例。
在设计阶段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原有小区的特点优势,宏观上保证全范围覆盖,细节上做到更优。具体为,通过新增和改造公园7个,挖深扩大公园景观水池容量,改造出部分屋顶景观,使小区绿地面积由42156平方米提升至到47910平方米;采用透水铺装,设置低洼绿地,增加临时储水能力,加大地表径流量;设置一座200立方米雨水回收系统,经过水处理后用于道路保洁以及绿化灌溉;充分利用周边河道便捷的排水条件,采用直接径流入河网。于2020年5开工,计划2021年12底前完工。
02禾丰港景观提升工程项目
禾丰港景观提升工程南起星光街,北至北沙西路,总长约100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景观绿化工程、驳岸工程、建筑及地下停车场工程。
设计时考虑禾丰港沿线集文化创意展示、休闲体验、创业创新等功能为一体,周边多为居住、商住、教育、园区用地等因素,以“一里三十载,六景八十欢”为设计理念,旨在通过此次更新将新老城风貌串联,在沿线打造六大多样化空间,即年轮公园、乐享天地、花间望水、文韵清风、桥韵花园、流线花园,让全龄段的人群均有所乐。
通过河道拓宽及河道清淤,新增蓄水容积约2万立方米。利用雨水下渗减排和直接集蓄,并通过雨水收集系统与地下雨水管网统筹协作,设置下凹绿地、旱溪等收集雨水。于2020年9月开工,计划2022年6月完工。
03邱山北园项目
邱山北园位于临平山北侧,景星观路与星光街交叉口西南角,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有景观跌水、管理用房、林下休息空间等。公园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打造环境优美的滨水空间、生态廊道,形成了植水相依、水绿交融的生态格局。公园内,引入迎宾路隧道岩石渗水打造的人工水景十分夺人眼球,近百米的叠水溪流依着山势,自上而下,缓缓流淌。别具匠心的绿化布置与水景相结合,为公园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项目践行“海绵城市”理念,结合迎宾路隧道工程,利用竖井内渗水泵房,收集、利用、提升隧道山岭段渗水,通过管道补充公园景观水系形成一道自然式的叠水溪流,结合草本,水生类等植物,突出野性自然;景观水系设置了多级跌水,尽可能利用场地势能使之流动。加之对局部场地的重塑,布置了浆砌块石艺术挡墙、景观树池、铺装广场、景观跌水、绿道等艺术处理,使整个公园内高低错落,增强了空间感。于2020年11月开工,2021年4月完工。
04临平山绿道(雨水花园)项目
临平山绿道东起杜鹃园,西至临平山运动休闲公园,全长12公里。注重精心造景,以“改造自然、融入自然”为原则,沿途建有设施中心、休息平台、雨水花园、健身广场等节点驿站。整条绿道掩映在临平山北侧山腰的青山茂林中,曲径通幽,环境宜人,经过“美颜升级”改造后,焕发出蓬勃盎然的全新魅力。每到夜幕,临平山亮起盏盏明灯,以楼阁为睛、山体为画、绿道为轴,一幅靓丽的夜景画卷徐徐铺展。
雨水花园是临平山绿道的中心和主要入口,位于星光街南侧,占地约23000平方米,包含一个1500平方米的驿站、72个停车位以及生态水景等。此次改造以海绵城市为主要设计理念,将山谷中的天然雨水收集到管涵内,汇入人工水池。人工水池建有生态净化系统,确保水质良好。另外,通过收集周边山体雨水、种植银杏等秋色叶树种,打造既生态又美观的绿道节点。建成后的雨水花园不仅拥有月牙般的一湾清水,浮萍、绿岸连同优美的“彩虹桥”,构成了一副灵动的山水画。于2019年5月开工,2020年8月完工。
05临平山西侧运动休闲公园项目
临平山运动休闲公园项目靠临平山西侧,西临星光街,南靠望梅路和宝幢路,总用地面积约614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429平方米,景观绿化面积约55838平方米,建有体育场馆、驿站、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运动场配套用房等项目设施。
公园规划建设围绕临平山西侧原有的山谷、河流、植物风貌进行重新梳理整合,通过新建运动场馆和室外运动场地的形式,在自然风景中植入运动元素,为临平增添了一座充满韵味的运动休闲公园。
该工程海绵城市设计主要下垫面类型包括道路、屋面、绿化、水体等。充分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条件,通过合理使用“渗、滞、蓄、净、用、排”六大海绵城市要素,综合采用透水混凝土、雨水调蓄、绿色屋面的低影响开发措施,着力打造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并在慢车行道、人行道及广场分别设有透水沥青路面、透水混凝土。雨水可以通过透水路面净化并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净化后的水同时也可以经收集排至景观水体或用于补给园内养护用水。于2019年5月2日开工,2020年10月对外开放。
接下来,临平区将如何继续海绵城市建设
重点来了
1加快上位文件制定
调整优化《海绵城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加快编制系统化全域推进工作方案,将海绵城市融入到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内涵、路径,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有序的指导。
2加大重点区域打造
立足成片开发的重点区域,进一步拉高标杆,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落实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求,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品质,打造高质量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临平样板。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强化与市海绵办、第三方机构的沟通联动,学习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题培训,全面提高海绵城市建、管、养业务水平,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