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市建委举行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大比武首场活动。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各展所长,围绕“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优质、统计更精准”工作目标,针对各自核心业务应用场景设想进行激烈角逐,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今年以来,市建委根据省市两级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印发了《市建委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明确全委数字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成立委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任组员,下设办公室,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各项工作。
本次大比武,是市建委数字化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应用场景涵盖行政审批、重点项目推进、建筑行业管理、工地质量安全、消防审验、建设工程招投标等多个领域,既有对工程建设项目全周期管理的关联挖掘、分析比对,也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业管理、工地质量安全监管的深度研判、精准出击,还有常态工作的优化完善、提档升级,都具备很强的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推动市建委数字化改革工作提质增效。
大比武以处室、直属单位为团体参加,从5月起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共进行三场。
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楼建忠对各机关处室、直属单位的参赛场景作了点评,对全委数字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强调。
他指出,数字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大场景 小切口”的建设理念,进一步梳理核心业务,理清国家省市重点任务和应用场景的关系,理清数字化和数智化的关系,充分利用好现有信息化成果,与省市对口部门做好对接,结合建委职能特色,树立委内“一件事”意识,积极拓展多业务跨部门应用场景,推进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
部分参赛场景信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管理系统
整合“多规合一”业务协同系统、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省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城管平台、城市大脑交通2.0平台等数据信息,打通规资、发改、城管、交警等部门数据,通过覆盖决策、实施、移交3个工作阶段,实现项目规划、策划生成、前期审批、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移交运行等全生命周期节点的信息采集,实现数据统计、指标分析、进度预警、问题交办等功能。
建设工程分级管控
建设全市统一的工程项目库,按照工程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情况、日常监督检查、材料和实体质量检测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工程文明施工情况以及施工工地现场总体管理水平情况等因素对工程进行分级管控。分为三个等级:A级工地(重大风险、红色)、B级工地(较大风险、黄色)、一般风险(一般风险、蓝色),实行差别化、动态化高效管理,突出重点、提升效能。
智慧农房建设应用场景
以“四房”理念为引领,打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从百姓选房、建房管理、工匠管理等角度出发搭建数字化平台,达到在线选房、在线管理、工匠星级评价、困难家庭危房改造等的应用场景,该平台兼顾数字化管理的同时,实现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实现数字赋能农房建设,让农村百姓品尝到数字化改革的“第一羹”。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服务与监管应用场景
依托已建成的浙江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构建“杭州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服务”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等,实现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服务信息实时采集、传输、比对和分析,确保流程标准化、数据集中化和过程监督实时化。
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 BIM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
基于地上地下一体化模型,汇聚项目海量数据、集成开展项目业务功能应用,从而辅助项目决策、加强施工期项目管控力度。通过WBS编码,关联数据与模型实现数模联动,集成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构建项目数字资产为运维服务。基于“一张图”的综合分析看板,分析动态汇总的信息数据,发挥数字化应用信息集成优势,把控项目进展情况、快速找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排除风险。
轨道交通工程管理云平台
通过开工前的所有风险入库、施工过程中的隐患识别、再到隐患处理、最后通过考核系统对风险管控效果进行评判,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隐患管理体系。通过考核系统,可以将风险隐患的整改效果进行数字化的考量,可以对工程某个阶段的总体安全管理态势做出定量的判定。拓展多个功能性模块,做到风险隐患、质量管理、汇总统计、信息交互、外接共享等多应用,做到质量、安全管理及考核的综合应用平台。
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
以“高效管理、精准服务、统计在线”为目标,围绕政府管理、行业发展、用户服务等方面,突出重点使用场景,打造数字化驾驶舱,驱动推进充电设施设施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化改革。通过停车位信息、新能源汽车车辆信息、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信息等数据的协同,推进我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链条管理,实现八大应用场景。
建筑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
总览建筑市场、通过项目、企业、人员三个维度全面、动态、及时掌握市场情况,为建筑行业画像,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筑企业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应用场景。目的是破解建筑市场监管有效性、服务针对性不足的现状,围绕企业推行项目建设风险为本的有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