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1-001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6-01 10:35:07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黄东良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中周边配套同步提升的几点建议》(第30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园林文物局、市文广旅游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2019年以来,杭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按照市政府明确的“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面推进”总体要求,积极推动老旧小区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打造更多“六有”(有完善设施、有整洁环境、有配套服务、有长效管理、有长效管理、有特色文化、有和谐关系)宜居小区。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31个小区,惠及住户约69万人。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关于尊重居民意愿、融入城市风貌、因地制宜改造理念都非常中肯,对杭州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推进改造过程中,也在积极创新探索。
1.关于尊重居民意愿,凝聚居民共识的建议。一是坚持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改不改”居民说了算。改造前,要求居民的改造同意率和方案认可率均达“2/3”,才可列入改造计划,通过构建“红茶议事会”、“潮鸣邻里会”等议事平台,激发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家园”的意识,做到居民的意见有人听,问题有人答,确保改造工作真正呼应居民的期盼。二是坚持清单式的改造内容,供居民“看单点菜”。按照“保基本、促提升”要求,制定模块化、菜单式的改造内容选用清单,以满足居民安全需要和生活需求为切入点,确定水、电、气、路、安全等83项基础改造内容;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目标,确定增加公共空间、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小区文化等48个提升改造内容。三是坚持“综合改一次”,避免多次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停车泊位、线路管网、加装电梯、养老托幼、安防消防、长效管理等多项改造内容,项目涉及主管部门多,经常出现组织方式简单化、小区轮番施工的问题。对此,杭州市坚持“最多跑一次”理念,以老旧小区改造为统领,把多项改造内容通盘纳入提升计划,通过计划代替立项、方案联合审查、开工报告代替施工许可证、联合竣工验收的方式,全面提高工作效率,把多项改造内容一次性实施到位,有效破解组织方式简单化、改造内容碎片化问题。
2.关于改造后小区融入现代城市风貌的建议。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以城市乡愁记忆和社区历史文脉为基础,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小区历史文化、社区文化内涵,持续推进社区文化家园和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建设温暖的精神家园,努力打造“一社一品”。如下城区潮鸣街道小天竺、知足弄社区结合潮鸣文化特点打造了归德小院、天竺公园、潮鸣寺印记公园、适老休闲公园4个口袋公园,口琴博物馆文化长廊及琴缘雕塑特色文化节点;拱墅区和睦新村二期改造中开展“和睦迹忆”征集活动,广泛征集关于和睦的老物件、老照片和老故事,在旧改工程中设置专门空间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小区居民的情怀记忆。
3.关于因地制宜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们要求各地编制老旧小区改造“一区一规划”,对老旧小区和周边区域开展片区规划设计,为优化片区配套设施布局、推进配套设施落地提供保障。打破传统“小区”概念,探索将社区、街区作为改造的实施单元,以街区更新统筹推进老旧小区连片改造提升,通过整合利用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的公共空间,系统推动小区内外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联动更新,实现存量资源在利用、改造、运维等方面的统筹整合,打造15分钟生活圈。二是探索旧改机制创新,立足杭州旧改实际,紧抓政策形势,在拆改结合、居民参与、社会力量支持、长效管理等薄弱环节,进一步系统研究、科学谋划。尤其是今年尝试探索拆改结合的改造新模式,计划按照“统筹谋划、试点推进”原则,围绕“坚持居民主导、完善功能服务”两个核心要素,成熟一个、改造一个。
感谢您对我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杨静漪
联系电话:87150526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