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1-001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6-01 10:35:28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沈小东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行光电建筑 努力破解节能减碳城市难题》(第479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情况
1.政策引领。杭州市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全面实施新建居住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以及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实施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能、地热能等一种或多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并达到《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核算标准》(DB33/1105-2014)后方可建设施工,可再生能源在新建建筑常规能源利用中占比接近15%。“十三五”期间,杭州全市域共计实施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4313万平方米,其中太阳能光伏光热应用面积为1522万平方米。杭州市建筑节能信息平台统计2019年以来,应用太阳能光伏的民用建筑项目面积数为325个,占全部项目数(1202个)的27%。应该说,太阳能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在城市建筑中得到了大量充分的应用。
2.示范推广。一是市级示范,市建委连续多年开展建筑节能示范评选,并一直将以光伏项目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应用作为示范内容之一,如火车南站、市民中心、奥兰多小镇、临安泥山湾污水池面、建德莲花镇戴家村、黄公望村整体民宿等分布式光伏项目,均在2015-2019年期间被评为我市建筑节能示范项目。二是国家级示范,杭州市在2017-2020年开展的住建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示范创建中,共有21个示范项目涉及采用安装太阳能光伏作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内容,数量占比达到45%,并在杭州日报、杭州发布、杭州建设、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和公众号进行宣传发布。同时市区两级财政加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扶持力度,对非政府出资进行节能改造并按期完成示范验收的项目,按照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超过30元实施补助,2021年安排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奖补资金达到1200万。
3.协会工作。积极发挥市光伏协会力量,一是编写标准图集《公共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图集》,编写屋顶分布式光伏的验收、安装、运维三大标准;二是发布《未来社区低碳场景光伏多元化应用场景指南》,组织召开未来社区光伏应用主题论坛,进行市场应用需求调研;三是重点梳理碲化镉、钙钛矿两个领域的产业地图。
二、针对提案的反馈
1.关于制定出台强制应用政策。考虑到对建筑项目强制应用太阳能光伏,必须有上位法律法规的支撑。而我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杭州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推进的是多种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的一体化应用,其范畴包括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空气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不能只强制推广太阳能光伏,否则不利于其他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发展,不利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2.关于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据市发改委反馈,自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后,国家针对光伏产业的总体策略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从实际情况看,2018年以来,国家及省一级的补贴日益减少,其中2020年杭州市享受国家及省补贴光伏项目共56个(国补6个,省补50个),且基本为扶贫项目。另据了解,2021年省发展改革委基本不会出台光伏补贴政策,并在《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指出“电价政策方面,从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和光伏将进入平价时代”。据市财政局反馈,我市出台了《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具体解释说明、《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专项政策的通知》(杭政办函〔2018〕94号)等政策文件,对晶硅组件以及薄膜光伏等光伏产业领域,从研发到产业化投入以及应用均有资助政策。光伏产业作为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将给予重点的关注和支持,持续促进我市光伏产业的发展。
3.关于产业发展驱动。市光伏协会将积极发挥作用,一是计划开展“全国光电建筑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编写发布我市光电建筑应用导则和系列标准(含图集)。组织幕墙企业参加《光电建筑应用技术规程》的宣贯工作。二是建立光电建筑产城融合平台,探索设立光电建筑领域的创新创业园、标准检测认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三是组织光电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以光电建筑为重要抓手,大力支持和放大发展我市特色的薄膜光伏产业。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是各部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工作,我们将积极做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重,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示范应用,借助杭州市政府采购(投资)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行动,将太阳能光伏产品纳入绿色建材范畴,鼓励在试点项目率先应用太阳能光伏产品,实现光伏与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的融合发展。
感谢您对杭州市城乡建设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登陆杭州建设网网站,了解建筑节能和建设科技领域相关信息。
联 系 人:市建委科技处 宋碧芸
联系电话:87076116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