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哲君一行调研我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杭州市建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潘凌捷,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市建委房开处、村镇处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组先后前往临平区算力小镇、龙兴社区和余杭区葛巷社区、径山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会上临平区、余杭区分别汇报了各自城乡风貌整治和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市建委潘凌捷总工就两块工作进行了重点汇报。
01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
加大研究力度 梳理一批相关课题
用正确的理念做引领,确保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加快立法步伐 务求工作有法可依
要加快出台《杭州乡村建设条例》,建立完善城乡风貌管控体系。
加速数智赋能 助推整治提升行动
借助“乡村小脑”数字化服务平台,把数智化场景引入到城乡日常管理中,构建多领域智慧环境,构建为民服务宗旨的闭环机制。
加强因地制宜 精心营造基本单元
根据创建目标,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坚持以重点带整体的方法论,做到全域化提质扩面。
加紧突破瓶颈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要采取强化用地、资金、融资、项目支持“四项政策”,做到有优先、有重点、有计划地整体推进。
02未来社区建设工作
完成市级层面职能交接
7月21日,我委赴市发改委开展未来社区建设工作职能全面交接,会后两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区县(市)政府立即开展未来社区建设职能调整工作。
积极向省厅汇报衔接
我委第一时间赴省建设厅工作专班汇报我市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交接情况,了解省级专班组建架构,争取业务指导与支持。
及时部署落实有关工作
我委已向各区县(市)住建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建设部门积极主动与属地发改部门做好工作职能交接,并对目前区县(市)未来社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工作计划安排进行摸底调研。
孙哲君副厅长表示,杭州市对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两项工作,领导重视、行动迅速,工作基础扎实、推进有力。对杭州市的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方面要求,他指出:
一要落实三张工作清单。要尽快摸排制定“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创建清单”“未来社区建设清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重点亮点样本建设计划清单”。
二要盯牢年底出成果的时间点推进项目建设。当前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区两级要提早谋划,加快进度,早出成果。
三要建立工作专班机制。根据工作要求,有侧重建立省、市、区三级专班工作机制,统分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四要注重整体、注重整合,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发挥杭州窗口和表率作用,体现杭州特色。
下面让小编带大家看看
此次调研组实地调研的
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未来社区建设
部分典型项目:
▽▽▽
临平区龙兴社区简介 (未来社区建设项目)
临平龙兴社区东至临东路,西至红丰南路,南至北港河、人民大道,北至上塘河南岸,共有4个小区,分别为东方俊园、毓秀家园、龙尚府、野风珑园,常住人口数11680人,房屋84幢,基本建成于2005年至2017年间。社区有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家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站、邻里汇合议工作室、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总面积达4400平方米。
余杭区葛巷社区简介 (未来社区建设项目)
余杭葛巷于2018年11月撤村建居成立葛巷社区,葛巷社区地处杭州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东毗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北面与梦想小镇隔河相望,EFC国际金融城迎南而至,辖区面积57.38公顷。社区现有仓溢东苑(回迁安置型)、万通时尚公馆(嘉桂轩及万通公寓)、合景天峻,以及即将回迁的仓溢景苑(回迁安置型)4个小区,户籍1439户,4889人,流动人口约1.83万人。社区建有5000余平方社区文化家园,100余平方的居民驿站城市客厅,配备400余平方的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余杭区径山村简介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项目)
径山村系径山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拆迁安置工程,共安置农户54户,是“浙派民居”示范点,并已列入杭州市首批未来社区(乡村类)、数字乡村试点。村落建筑群体极具江南禅茶风格,乡间道路、河流水系、人文景观特色鲜明。聘请专业的旅游职业经理人,成立景区公司实行专业化运营,以全域景区化建设为目标,以数字化平台为抓手,现开办电商直播平台1家,民食民宿100余家,致力于实现农产品、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齐头并进,实现农户创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