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 资讯中心 / 城建动态
  • 冲刺亚运!市建委完成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第一阶段任务
    发布日期:2022-04-02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城建消防中心(杭州市城建信息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

    这个春天,亚运城市的建设者们挺膺担当、躬身笃行,扬鞭催马、只争朝夕,持续掀起亚运项目建设攻坚热潮,实干奋进的精气神喷薄而出。

    焊花飞溅中,一条条快速路不断从主城向外辐射延伸;汗水挥洒下,一段段品质路织密织细城市发展网。

    春风不负赶路人。眼下,全市“迎亚运”道路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百日攻坚第一阶段总体任务完成。

    根据亚运筹办《总任务书》和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市建委牵头攻坚推进“迎亚运”29个快速路项目和114个地铁重建道路项目,其中22个快速路项目和97个地铁重建道路项目在5月底前建成。

    截至目前,22个快速路项目已完成2个,剩余20条在建,其中主线提前通车4条、结构贯通12条。3月份,滨康路、杭行路、星光街、建国路、青六路、紫萱路、莫衙营路、江城路等市建委牵头推进的19个地铁重建道路项目基本建成,预计清明假期全面投用,97个地铁重建道路项目已累计完成38个。

    千钧重托,不负期许。

    “我们将全面落实‘五精(经)’目标‘五高’要求,一盘棋做谋划、一张图管全局、一股劲使到底,啃最硬骨头、挑最重担子、创更好成绩,为高水平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作出城建贡献。” 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部署,举全市城建系统之力打好亚运道路建设攻坚战,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城乡风貌特色,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治理能力,推动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01

    以奋斗之志决胜攻坚

    细绘新天堂的品质生活

    民城市需要品质更好的城市主次干道。

    配合地铁线路的密织,一条条“功能”与“颜值”兼具、惠及民生出行的地铁重建道路正渐次呈现出全新面貌。

    路面更宽更平了、设施更全更好了。以亚运为机,城市路网加速“舒筋活络”。

    “金城路在两侧各增加了一条辅道,开车出小区不用再横跨主车道,安全性和便捷性都提高了。”作为全市首批亮相的地铁重建道路之一,家住萧山区星河景庭的居民吕国锋对家门口这条主干道的“升级”称赞连连,“以后不管开车出门还是地铁通行,都很方便。”

    临平山脚下,从机非混行、连斑马线都没有的公路,到平整阔气、配套齐备的市政道路,率先完成路面恢复的星光街(雨荷路—汀州路)实现了“逆袭”。

    作为临平区山与城之间重要的连接纽带,星光街因为建设较早,沿线没有设雨污水管网,路面只有机动车道,没有人行横道,当中也只有硬隔离,没有绿化带。经过新一轮重建、整治,道路重修了排水沟、加装了遮盖板,并增设了4000多米雨水管道、2500多米污水管道和277个雨水口,地面电线杆全部入地,补足了配套“欠债”,通行功能大大提升。

    景观更美了,特色也更鲜明了。以路为媒,市容街貌不断“焕彩新生”。

    刚刚“上新”的杭行路,“世遗”特色十足。

    “我们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将良渚悠久的文化底蕴融入到城市道路中,将杭行路路灯进行重新定制设计。”余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路沿线的智慧路灯及直流电源的造型结合良渚玉琮和兽面纹的造型,进行定制化设计,展现良渚文化特点,同时直流供电新技术也为道路上的智慧路灯、交安综合杆、智能公交站台提供24小时持续供电。

    不仅如此,杭行路中央隔离带采用染井吉野樱花搭配春鹃和红叶石楠,机非隔离带采用榉树与红花继木、黄金枸骨,做到春夏秋冬各有花开,装点四季风景。同时,道路景观实现以秋景为主季相,待亚运盛会开启,将呈现秋林尽染的绝佳风景。

    而作为云栖小镇主要通道的科海路(320国道—周五路),则体现了浓浓“未来感”:在320国道与科海路交叉口处,以云形态及大数据为主题,打造景观雕塑;道路沿线及两侧绿化全线梳理提升,打开视觉效果,并与三号浦河道及狮子山相融合,构成蓝绿交织的城市新景。

    “3月底建成19条地铁重建道路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一鼓作气、一战到底,继续冲刺“4月底建成15条、5月建成44条”地铁重建道路的目标。

    道路之外,品质建设的细节在这个城市处处可见。

    为进一步做好“美丽杭州迎亚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市建委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丽杭州迎亚运”建筑工地环境提升行动,着力攻坚施工扬尘、围挡占道、工棚未拆、临时保通道路坑洼等工地环境突出问题,消除工地视觉污染,全力打造整洁、绿色、文明的施工环境,持续改善工地面貌。眼下,全市建筑工地环境提升行动已由点及面全速铺开。

    一个个亚运元素“跃上”围挡,织就一道道“流动景观”。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329个在建工程完成围挡改造,累计改造工地围挡共计1107.2公里。鲜活靓丽的亚运形象与整洁有序的绿色墙面,让亚运氛围浸润于城市各个空间,进一步展现了杭州大气精致的城市形象。

    一个个临时工棚有序拆除,还原一个亚运城市的“靓丽颜值”。

    不仅美颜“面子”,也精雕“里子”。市建委全面推进工地出入口、施工场地、临时工棚等工地围墙内的整治,通过一系列治脏、治乱、治差举措,有的放矢、分区分步骤地实现全市建筑工地净化、亮化、美化目标。

    无处不精细,全域皆风景。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会商、定期通报,加强各部门间信息互通,及时共同研究工地环境整治工作;建立市、区(县市)检查通报机制,加强工地评比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多措并举加速提升工地环境整治水平,全面巩固“美丽杭州”创建暨“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成果,以最佳状态迎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召开。

    02

    以系统之力书写答卷

    全面形成世界名城承载力

    保障亚运不仅需要更好更通畅的城市路网,也需要基础设施全面提升。

    这种提升,不仅在看得见的热火朝天、干劲蒸腾的工地上,也在看不见的默默无闻、贴近贴心的服务保障中。

    每一项工程的顺利招投标,离不开杭州城建人的“精打细算”。

    面对“迎亚运”项目建设周期短、任务重、招标时间紧等难题,市招标造价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亚运道路项目招标造价保障工作专班,并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服务窗口及内部业务科室设立服务亚运党员先锋岗,建立亚运项目“专岗接待、现场办理、容缺后补、当日办结、全程监管”五大承诺机制,定人定岗紧盯每个亚运项目招标造价流程办理,加班加点为亚运项目进行备案、审核、公示,主动上门服务,确保亚运项目招标造价工作加速推进。

    每一车运进建设工地的建材物料,都凝结着杭州城建人奔忙保供的汗水。

    及时充足的混凝土供应是确保工程进度的重要基础。为此,市建管站做好生产端和施工端的沟通协调,累计为55个亚运道路项目协调解决了混凝土供应不足问题,并积极与市交警部门就砼企后续供应亚运道路所需开具特别通行证事项进行协商沟通,保障亚运道路建设顺利推进。

    同时,眼下全市不少“迎亚运”道路项目进入全面沥青铺设阶段,市建委为此专题研究了沥青摊铺保供计划,确保高峰期各项建设物料供应及时充足。

    每一次消防“终考”的成功通关,都是杭州城建人一次次靠前服务的积累总和。

    市城建消防中心将验收“关口”前移,提前介入项目,通过建立“亚运场馆消防群”,实时收集汇总各亚运场馆进展情况,对存在问题及需协调事项,实行小问题“线上答”、大问题“到现场”。同时,锁定“难度大”的亚运场馆提供“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保姆式”服务,对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典型通病问题自己专业人员解决”“项目个性问题,召集五方责任主体协商解决”“复杂问题组织专家论证解决”的“三解决”机制,从技术层面为亚运场馆工程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推动多个亚运场馆消防验收一气呵成不返工,最大限度地助力亚运工程项目高效推进、高品质投用。

    每一条地铁的出入平安,都饱含着杭州城建人全天无休、全心全意的守护。

    亚运会前夕,杭州地铁密集“上新”,质量监督工作也迎来“爆发期”。因杭州轨道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实体验收需在有限的“请点”时限内完成(即凌晨1至3点)。为此,市质安监总站全体地铁监督人员满负荷运转,组建验收专项对接组,提前与市地铁集团进行深入对接,加班加点、全天无休地开展验收工作,在大幅提高验收效率的同时,坚持“验收进度要保证、质量标准不降低”的标准。截至目前,市质安监总站已完成9条地铁线路、300余公里的验收工作,为杭州市民安全无忧出行提供了“质”的保障。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除道路工程外,市建委充分把握亚运会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动城市基建提质升级,迈上新台阶。

    目前,保障亚运会场馆电力供应的各项基建工程已于2021年起陆续投产,110千伏师大等亚运保障电网项目也将在今年迎峰度夏前全部建成投产,亚运村110千伏、220千伏高压架空线“上改下”,正按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并拆除铁塔。

    而一张更大更强劲的电网正在织就。

    2022年,市建委牵头统筹推进135项电网工程的建设,其中将全速推进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及送出、500千伏建德输变电等重大工程,并预计开工220千伏新益输变电工程等42项输变电工程,投产220千伏沙南输变电工程等24项输变电工程。届时,杭州电网总容量规模将突破9300万千伏安,南北互济、东西互联的“四源三环”电网布局进一步完善。

    转向地下,2022年预计新增的408万平方米地下空间,也将为这座城市打开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

    据了解,杭州在建最大的、成系统的管廊网——亚运村片区7条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已进入工程收官阶段,正进行设备联调联试。项目投用后,将不仅为亚运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还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一个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集智慧的地下城系统正加速形成。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我们将尽心尽责、奋发奋进,拼实干出实效,办好办精五年开局‘第一要事’。”市建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放大亚运效应,加密城乡路网建设,统筹地下空间高效开发,加快给排水设施能级提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形成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承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3

    以必胜之心冲锋冲刺

    拉开大都市的恢宏骨架

    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快速路网。

    从2021年9月起,市建委牵头市政府“迎亚运”道路建设行动专班工作,以快速路建设为推进重点之一,编制“鱼骨图”细化节点计划,并倒排相关管线迁改和割接时间,明确每条道路完工时间,强势推进“迎亚运”道路建设。

    进入亚运之年,奋进的步伐更加铿锵。全体城建人扎入工地、守在一线、假期无休,推动杭州全域“大动脉”加速打通。

    2022年新年伊始,好消息首先从钱塘江南岸传来:1月1日,时代大道萧山段试通车,杭州快速路网中“上塘—中河—时代”这“一纵”全面贯通。紧随其后,1月19日,江南大道隧道开通试运行,“江南大道—机场快速路”正式成型;1月28日,风情大道(机场路—金城路)高架也开通试运行,杭州南部快速路“骨架”进一步拓宽。

    南北互联,东西互通。

    1月31日,彭埠互通改建工程的东西向主线高架即钱塘快速路(同协路至公铁桥)段也试开通,新建高架打通了原来彭埠互通的高架断头处,极大改善了城市东西向主动脉的通行条件。

    跨入亚运会开幕倒计时200天,2月21日,杭州正式吹响了“接棒冬奥,冲刺亚运——‘迎亚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的冲锋号。

    城建铁军精锐尽出,“5+2”抢工期、“晴加雨”推进度,一个个快速路项目捷报频传:

    繁华市中,环城北路—天目山路(中河立交—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02标盾构已经全线贯通,隧道内正在进行机电铺设、装修等作业工序;01标隧道上方的路面已恢复建设,明挖段主线道路于3月底分段恢复通行。

    拥江向东,作为杭州主城区连接大江东最便捷、最重要的快速通道——江东大道二期迎来主线高架桥完成合龙的重要节点,下沙路与12号路提升改造工程、艮山东路过江隧道工程、艮山东路东延一期工程等也向着5月底完工的目标全速推进。

    溯溪西行,三墩互通改建工程已实现主线桥梁全线贯通,八条互通匝道、四个方向都可自由通行的“大涡轮”已然成型。该工程将与留祥路提升工程、235国道三墩至运溪高架段连成一条城西东西向的快速通道;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全线地面道路正在抓紧恢复,紧锣密鼓地进行路基回填、面层沥青摊铺、人行道板铺设等分项工程。

    往南眺望,风彩互通完成了最后一联现浇箱梁混凝土浇筑,为风情大道(金城路—湘湖路)路段在亚运会前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江南大道地面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时代大道改建、时代大道高架南延、通城大道、彩虹大道等快速路也分秒必争加紧建设。

    奋发“北建”,莫干山路(石祥路—绕城北线104国道收费站)提升改造工程高架主线贯通,为杭州城市快速路网“两环八横五纵八连”总体规划(2021—2035年)划下笔力遒劲的“一连”。从1月27日完成全线最后一根桩基灌注,到3月26日完成全桥最后一片梁板的架设,莫干山路项目仅用时2个月,刷新了“杭州城建速度”。此外,东湖高架路二期进入了桥面沥青施工阶段,望梅高架路二期主线已正式合龙……

    进退通达道,远近过逍遥。

    接下来,市建委将全力保障4月底建成风情大道(机场路—金城路)改建工程、通城大道(通彩互通—萧绍路)工程、江东大道提升改造工程(河庄大道—青六路)等3个快速路项目;全速推进5月底建成天目山路(绕城高速—古翠路)提升改造工程、文一西路(荆长大道—东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下沙路隧道、艮山路过江隧道等17个项目的目标实现。

    亚运前,一张总长464公里、“四纵五横”为骨架、通达“东西南北中”十城区的快速路网,将呈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