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8日,省城乡风貌专班办公室副主任、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昭辉带队实地调研杭州市未来社区验收工作。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余杭葛巷社区、余杭翡翠社区、富阳山水社区、滨江冠山社区和临平龙兴社区等5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走访各项目的场景空间,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详细了解社区运营情况。
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会治理处、省发改委城镇发展处、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相关负责人,相关区领导及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市建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潘凌捷陪同调研。
调研现场
姚昭辉副厅长充分肯定了各项目的创建成效,他指出,
未来社区是以 “人本化”为核心、“生态化”为特色、“数字化”为路径,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在验收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创建前后提升,注重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及优质环境的打造,重视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及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实施。
后续各地要按照全域推进未来社区的要求,积极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建设联动推进机制、加快城镇社区专项规划编制、重点关注“一老一小”,落实“普惠共享、全龄友好”要求,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
滨江区·冠山社区
△全景图
冠山社区创建以党建为统领,以“融”为主题,从五村融合到新老滨江人融汇,围绕综合旧改做足“一老一少一邻里”场景打造,建设“五融共治、乐居冠山”,推动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一是老旧小区综合改一次。坚持“加梯统基准,综合改一次”,推动“并联”式工作方式,统一规划设计,整体统筹协调,有效整合旧改和加梯工序。
二是最大化整合配套空间。坚持共同富裕理念,最大化让利于民,梳理整合配套空间1万方以上,切实服务“一老一少”,兼顾青年人才健身、交往需求。
△健康场景
三是社区“融”文化挖掘。以“融”的理念,定义服务居民新的模式;以“融”的场景,织补居民生活配套功能;以“融”的智慧,打通民意征集双向渠道;以“融”的方式,打造居民服务新的形式。
△共享食堂
余杭区·葛巷社区
△全景图
葛巷社区地处于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云城、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域,规划单元57.38公顷,实施单元41.28公顷,覆盖人口16278人。
葛巷社区以“智梦彩巷·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瞄准居民需求、问题导向,关注“一老一小”民生关键小事,以数字友好社区为亮点,营造葛粉家园积分体系,有效链接交互邻里、治理、创业等场景。
△健康智慧中心
通过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线上+线下”打赢疫情防控大战大考。积极构建“5-10-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供职住平衡范例,推动“安置小区”蝶变成“梦想中的居所、理想中的家园、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本”。
△共享书吧
临平区·龙兴社区
△全景图
龙兴社区充分发挥民主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区、街、社、居四级联动,实现政府闲置用房使用权的无偿转让和业委会物业用房的零租金贡献,并通过一事一议机制,落地相关运营程序,为旧改类社区解决空间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创业场景
同时充分发挥社-校-民合作机制,引入心巢公益组织和浙大社会学系,通过公益项目孵化、公益组织孵化、志愿者培训、文化公益等服务内容,对社区社群、达人组织、志愿者团队的健康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社区居民自治和自组织。
△健康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