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489479/2023-000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2-17 10:41:06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亚运筹办的艰巨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统领城乡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亚运城市建设提速扩能。抢抓亚运机遇,城乡基础设施能级持续跃升,服务亚运保障更加有力。一是路网迭代更新。建成风情大道、通城大道、彩虹快速路、莫干山路、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等快速路项目26个130公里,续建文一西路一期、二期,环北-天目快速路3个跨年项目,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480公里,居国内城市前列。建成开通钱江路、东新路、文三路等地铁重建道路114条140公里,累计完成185条200公里。二是管网加速改造。江南线平原段竣工验收,之江线(之浦路-复兴路)段一期和取水口上移二期开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95万吨/日,完成率133%。完成清洁排放提标改造9个,完成率129%。新建供水管111公里,完成率185%;改造81.98公里,完成率205%。新建燃气管网386.5公里,完成率145%。三是电力扩容增效。建成临平换流站,白鹤滩水电顺利送达,500千伏一期送出工程建成输出。亚运村电力“上改下”全面完成,6个保亚运变电站投产。四是地下空间开发提质。滚动建设56个重点区域,新增地下空间988.6万平方米。出台全国首个《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空间设计导则》,填补地下公共连通空间建设标准空白。地下管廊完工24.8公里,其中亚运村地下管廊建成。五是大城北建设发力。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项目208个,其中新开工34个、完工44个、续建130个。浙江云数据中心区块基本建成,杭钢旧址公园、炼油厂-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区域等重点区块持续加速。

二、民生实事建设圆满交卷。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市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缓解。一是旧改首轮收官。深化“六有”宜居小区建设,坚持“综合改一次”,持续补足配套功能,实现长效运营。四年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62个,约45万套3921万平方米。盘活国有存量用房117处3.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服务场地13.48万平方米。2022年省民生实事开工86个小区,完成率100%;市民生实事改造242个小区,完成率121%。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新的四年行动计划。二是回迁安置提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征迁安置管理的通知》,明确“征迁后安置房1年开工、3年建设、1年回迁”标准。出台拆迁安置房预安置工作标准,回迁周期平均缩短6个月。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民生实事回迁安置13213户,完成率114%。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获国务院“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荣誉。三是停车资源挖潜。结合公园绿地、市政广场等空间开发,以公建增配等方式,统筹土地供给,新增停车泊位81542个,其中公共泊位7746个。完成省民生实事48665个,完成率122%。新建充电桩4351个,完成率145%;充换电站244座,完成率163%。

三、共富单元创建全省领跑。对标打造共富基本单元城市范例,城乡居民幸福共同体逐步形成,“两个先行”变革实践率先落地。一是未来社区创建全域推进。完成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调查录入13964条设施信息,划分15分钟生活圈344个,5分钟生活圈1690个。探索未来社区党建分类试点,出台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资金奖补办法、数字化建设指南等系列政策,探索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发布优秀服务商名单,形成全域推进的未来社区建设新格局。累计开展创建未来社区185个,实施面积约5720公顷,受益居民达168万人。建成并验收通过省(市)未来社区40个(其中省级29个),创建数和建成数均为全省第一。二是城乡风貌样板向美而行。围绕“一廊两带、三圈联动、都市一体、大美杭州”总体定位,印发《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创新形成“一区一策一方案”。打造“十大魅力分区”,推进37个风貌样板区试点,完成样板区内项目467个,完工率100%;完成投资约134.3亿,完成率为100%。开通“智汇通”平台,推出应用57个。建成省级风貌样板区20个,其中“心相融·达未来”亚运风貌样板区成为全省首个跨区级风貌样板区,省级样板数居全省第一。

四、城乡人居环境面貌一新。深入贯彻“三生融合”理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本底不断擦亮。一是城郊结合部整治更新。牵头推进50个镇街、84个村社(区块)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拆除违建、清理杂物、整治飞线、修复道路、新增设施等举措序化环境。杨家牌楼社区等19个整治项目通过首批验收。二是美丽城镇全面建成。深化美镇集群、乡村小脑和“一库四师”建设,构建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项目开工1087个,开工率100%;完工983个,完工率100%,完工率连续12个月蝉联全省第一名,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城镇21个、市级39个。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建成美丽城镇119个,其中省级样板55个,创建总数和省级样板数居全省首位。三是农房建设持续深化深化“一站式”建房服务,加快在线审批管理。新开工农房5981户,完成率119%。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23户,继续保持动态清零。深化积分制管理,积极培育优秀工匠,获得全省农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四是农污治理强基提标。深化“零直排村”建设,积极探索分级处理资源化利用,开工农污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25个,标准化运维8005个,新建“零直排村”26个。全国首创推行“农污指导员”制度,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3.21%,行政村覆盖率92.68%,达标率和覆盖率居全省前列。五是绿道建设加密增效。新建改造健身绿道336公里,完成率112%。打通区域级交界面35个,省级绿道主线贯通。评选“杭州最美绿道”15条,其中杭州运道和千岛湖鲁能胜地绿道获得2022年“浙江最美绿道”称号。六是“三改一拆”稳步推进。探索旧厂房违建拆改结合新路径,推进“无违建”创建常态化。拆除违建363.8万平方米,处置“两路两侧”违建594宗41.8万平方米。七是河道海绵功能持续优化。实施河道项目40个46.55公里,完成24个31.95公里。建成海绵项目147个(含50个示范项目),35平方公里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五、经济稳进提质攻坚发力。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以建设行业的稳和进为全省全市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建筑业产值做强。坚决贯彻建筑强市战略,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907亿元,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一;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1.3%。二是房地产投资提速。围绕“抓开工、促投资”,对集中出让地块开展跟踪协调,做好重难点项目开工服务,累计新开工项目145个,新入统项目203个。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89亿元,同比增速7.2%,增速排名从年初的全省第十位提升至第二位,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7%,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6%年度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累计完成房地产业投资4816亿元,同比增速7.8%,超额完成4300亿元目标任务。三是勘察设计产值稳进。总产值预计超2400亿元,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四是重大项目投资加快。1-11月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67.1亿元,旧改、棚改投资212.8亿元,均超额完成任务。

六、行业改革试点创新突破。紧紧抓住国家、省级重大改革机遇,统筹绿色宜居智慧创新试点,推动行业发展动能更强劲、营商环境更高效、风险防控更智能。一是“双碳”行动一体推进。启用新的省标绿色节能设计标准。新增绿建676个6018万平方米,高星级建筑占比73%。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66万平方米,完成率573%;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36万平方米,完成率910%;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2223万平方米,完成率450%。推进低碳示范建设,实施超低能耗建筑32.9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8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793万平方米,完成率121%。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国家试点,续建项目13个。二是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持续推进。牵头优化市政工程接入审批、联合验收、资质下放、建筑师负责制等7项国家任务和优化图纸管理、工程质量保险等3项杭州特色任务,实现分段许可、承诺备案制、外线审批一体化等改革成果。5项牵头任务列入国务院首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试点改革举措清单。三是CIM平台建设不断提质。建成CIM平台二期,发布CIM系列团体标准,汇集16大类42小类城市数据。地下隐患智防应用归集12596.6公里管线、719处地下市政设施等数据,形成12类路面坍塌因子数据,实现十城区建成区900平方公里全覆盖。预警中高风险路段427个,处置3.5万余次。该项目被评为省数字政府系统最佳应用、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四是项目数字监管成效明显“浙里建”平台全市推广,覆盖3314个项目,覆盖率达100%。基坑安全智防、工程质量检测、工地视频监控智能巡检等场景上线试点,用户活跃度和项目覆盖率等数据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杭州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五是地下管线智慧系统试点亮相。完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开发,推动管线施工许可证办理,辅助地下设施信息普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杭州模式获住建部推广。

七、安全韧性治理持续升级。以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意识,强化行业监管服务保障,履职尽责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工地防疫责任到边。成立“无疫单元”专班,48小时实现“工地码”升级,检查工地3.3万余个次,整改防疫问题5600余条。主动担当、靠前协调,克服各种困难,调动各方资源,快速新建钱塘健康驿站,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康桥人家等既有建筑改造隔离设施4398套,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安全质量监管扎实推进。开展除险保安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以最严格的监管筑牢建筑施工安全屏障。认真贯彻“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迎亚运道路质量提升、全装修住宅质量专项整治、建筑外墙隐患排查治理等行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累计检查项目54816个次,发现隐患85972处,签发整改单18776份,实施一般行政处罚65起,信用扣分1672分。三是建筑市场监管一体推进。建立评标专家评标前线上考试、投标人陈述答辩、招标代理考核评价等制度。2506个项目采用电子招投标,469个项目完成远程异地评标。率先发布施工企业信用等级划分标准。持续清理涉企保证金,助企增资12.15亿元。四是勘察设计效能不断提升。完成数字图审8517条2.8亿平方米。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试点,7个项目列入首批试点。培养优秀青年建筑师,签订杭港战略协议,举办“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成就展(杭州站)”,推动“杭州设计”国际化。11月起正式承担楼宇命名更名审批职责。五是消防设计审验更加专业。成立市消防专家委员会,印发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轨道交通工程消防验收导则,完善交通、电力等专业工程消防审验程序。办理消防设计审查1393项、验收887项、竣备3058项。推广甲级设计单位牵头的第三方消防验收现场评定“杭州模式”,累计对市本级的215个项目开展指导服务和现场评定600余次。六是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实现行政执法和涉法事务法制审查全覆盖。办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21件,无一败诉。推进“互联网+监管”全覆盖,现场掌上执法率100%。完成综合行政执法处罚事项划转258项,保留111项(含部分划转),移送案件45件。全国首创乡村建设地方性法规立法,《地下管线、管廊等地下空间管理系列立法》获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八、党建统领城建事业不断深化。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增强专业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党建统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以“五学五讲五做”分层分类抓学习推进。发放学习资料超8000册。120多名支部书记、100多名处级党员干部专题党课,1500多名党员研讨交流。通过集中宣讲、送学上门、在线辅导等方式,实现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宣传全覆盖。二是巡视巡察整改全面落实。建立并落实领导督办、清单交办、销号办结等工作机制。目前中央巡视整改全部销号,省委“七张问题清单”主办16项已销号12项,省委巡视市委涉及我委主办2项全部销号。市委亚运专项巡察6个问题整改完毕。三是行业系统党建协同聚力。持续巩固模范机关创建成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152人“114”快响常备队,537人次党员干部支援防疫。深化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在全市185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建立区域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建立旧改项目功能型党组织345个。住建部推广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杭州模式”。举办建设行业项目党建论坛,11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红色工地”。优化干部结构,选拔、转正、调任处级干部51人次,40周岁以下处级干部占比18.4%,晋升公务员职级25人次,选拔科级干部28名,年轻科级干部占比增至17.5%。四是宣传文明阵地巩固壮大。建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闭环管理机制,中心组学习30次,研讨7次。推出亚运道路建设全过程宣传,刊发城建成果报道713次。“杭州建设”发布原创1057条,粉丝量增至21.95万人。建立城建统战联络平台,通过强化知情明政、对口联系、智库交流等提升党派联动紧密度。评选“最美建设人(集体)”10名(家)。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以“机关表率、单位争先、两新同行”为实践路径,强化落实“四责协同”。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原609项防控举措基础上,完善廉政风险点18个,制定防控举措55条。召开“清廉城建”建设启动仪式,全覆盖建立纪委、设立纪检委员,初步构建建设行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计划总结
索引号 002489479/2023-000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2-17 10:41:06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挑战、亚运筹办的艰巨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统领城乡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亚运城市建设提速扩能。抢抓亚运机遇,城乡基础设施能级持续跃升,服务亚运保障更加有力。一是路网迭代更新。建成风情大道、通城大道、彩虹快速路、莫干山路、天目山路、文一西路等快速路项目26个130公里,续建文一西路一期、二期,环北-天目快速路3个跨年项目,快速路通车总里程达480公里,居国内城市前列。建成开通钱江路、东新路、文三路等地铁重建道路114条140公里,累计完成185条200公里。二是管网加速改造。江南线平原段竣工验收,之江线(之浦路-复兴路)段一期和取水口上移二期开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95万吨/日,完成率133%。完成清洁排放提标改造9个,完成率129%。新建供水管111公里,完成率185%;改造81.98公里,完成率205%。新建燃气管网386.5公里,完成率145%。三是电力扩容增效。建成临平换流站,白鹤滩水电顺利送达,500千伏一期送出工程建成输出。亚运村电力“上改下”全面完成,6个保亚运变电站投产。四是地下空间开发提质。滚动建设56个重点区域,新增地下空间988.6万平方米。出台全国首个《重点区域地下公共连通空间设计导则》,填补地下公共连通空间建设标准空白。地下管廊完工24.8公里,其中亚运村地下管廊建成。五是大城北建设发力。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项目208个,其中新开工34个、完工44个、续建130个。浙江云数据中心区块基本建成,杭钢旧址公园、炼油厂-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区域等重点区块持续加速。

二、民生实事建设圆满交卷。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市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缓解。一是旧改首轮收官。深化“六有”宜居小区建设,坚持“综合改一次”,持续补足配套功能,实现长效运营。四年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962个,约45万套3921万平方米。盘活国有存量用房117处3.4万平方米,新增公共服务场地13.48万平方米。2022年省民生实事开工86个小区,完成率100%;市民生实事改造242个小区,完成率121%。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新的四年行动计划。二是回迁安置提速。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征迁安置管理的通知》,明确“征迁后安置房1年开工、3年建设、1年回迁”标准。出台拆迁安置房预安置工作标准,回迁周期平均缩短6个月。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民生实事回迁安置13213户,完成率114%。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获国务院“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荣誉。三是停车资源挖潜。结合公园绿地、市政广场等空间开发,以公建增配等方式,统筹土地供给,新增停车泊位81542个,其中公共泊位7746个。完成省民生实事48665个,完成率122%。新建充电桩4351个,完成率145%;充换电站244座,完成率163%。

三、共富单元创建全省领跑。对标打造共富基本单元城市范例,城乡居民幸福共同体逐步形成,“两个先行”变革实践率先落地。一是未来社区创建全域推进。完成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和《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调查录入13964条设施信息,划分15分钟生活圈344个,5分钟生活圈1690个。探索未来社区党建分类试点,出台未来社区验收办法、资金奖补办法、数字化建设指南等系列政策,探索建立长效运营机制,发布优秀服务商名单,形成全域推进的未来社区建设新格局。累计开展创建未来社区185个,实施面积约5720公顷,受益居民达168万人。建成并验收通过省(市)未来社区40个(其中省级29个),创建数和建成数均为全省第一。二是城乡风貌样板向美而行。围绕“一廊两带、三圈联动、都市一体、大美杭州”总体定位,印发《杭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创新形成“一区一策一方案”。打造“十大魅力分区”,推进37个风貌样板区试点,完成样板区内项目467个,完工率100%;完成投资约134.3亿,完成率为100%。开通“智汇通”平台,推出应用57个。建成省级风貌样板区20个,其中“心相融·达未来”亚运风貌样板区成为全省首个跨区级风貌样板区,省级样板数居全省第一。

四、城乡人居环境面貌一新。深入贯彻“三生融合”理念,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人居环境本底不断擦亮。一是城郊结合部整治更新。牵头推进50个镇街、84个村社(区块)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拆除违建、清理杂物、整治飞线、修复道路、新增设施等举措序化环境。杨家牌楼社区等19个整治项目通过首批验收。二是美丽城镇全面建成。深化美镇集群、乡村小脑和“一库四师”建设,构建宜居宜业、舒适便捷的镇村生活圈。项目开工1087个,开工率100%;完工983个,完工率100%,完工率连续12个月蝉联全省第一名,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城镇21个、市级39个。三年行动圆满完成,建成美丽城镇119个,其中省级样板55个,创建总数和省级样板数居全省首位。三是农房建设持续深化深化“一站式”建房服务,加快在线审批管理。新开工农房5981户,完成率119%。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23户,继续保持动态清零。深化积分制管理,积极培育优秀工匠,获得全省农村建筑工匠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名。四是农污治理强基提标。深化“零直排村”建设,积极探索分级处理资源化利用,开工农污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25个,标准化运维8005个,新建“零直排村”26个。全国首创推行“农污指导员”制度,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3.21%,行政村覆盖率92.68%,达标率和覆盖率居全省前列。五是绿道建设加密增效。新建改造健身绿道336公里,完成率112%。打通区域级交界面35个,省级绿道主线贯通。评选“杭州最美绿道”15条,其中杭州运道和千岛湖鲁能胜地绿道获得2022年“浙江最美绿道”称号。六是“三改一拆”稳步推进。探索旧厂房违建拆改结合新路径,推进“无违建”创建常态化。拆除违建363.8万平方米,处置“两路两侧”违建594宗41.8万平方米。七是河道海绵功能持续优化。实施河道项目40个46.55公里,完成24个31.95公里。建成海绵项目147个(含50个示范项目),35平方公里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五、经济稳进提质攻坚发力。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以建设行业的稳和进为全省全市大局作出重要贡献。一是建筑业产值做强。坚决贯彻建筑强市战略,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3907亿元,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一;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同比增长1.3%。二是房地产投资提速。围绕“抓开工、促投资”,对集中出让地块开展跟踪协调,做好重难点项目开工服务,累计新开工项目145个,新入统项目203个。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889亿元,同比增速7.2%,增速排名从年初的全省第十位提升至第二位,占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7%,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实现6%年度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累计完成房地产业投资4816亿元,同比增速7.8%,超额完成4300亿元目标任务。三是勘察设计产值稳进。总产值预计超2400亿元,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四是重大项目投资加快。1-11月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467.1亿元,旧改、棚改投资212.8亿元,均超额完成任务。

六、行业改革试点创新突破。紧紧抓住国家、省级重大改革机遇,统筹绿色宜居智慧创新试点,推动行业发展动能更强劲、营商环境更高效、风险防控更智能。一是“双碳”行动一体推进。启用新的省标绿色节能设计标准。新增绿建676个6018万平方米,高星级建筑占比73%。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66万平方米,完成率573%;完成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36万平方米,完成率910%;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2223万平方米,完成率450%。推进低碳示范建设,实施超低能耗建筑32.9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8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2793万平方米,完成率121%。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国家试点,续建项目13个。二是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持续推进。牵头优化市政工程接入审批、联合验收、资质下放、建筑师负责制等7项国家任务和优化图纸管理、工程质量保险等3项杭州特色任务,实现分段许可、承诺备案制、外线审批一体化等改革成果。5项牵头任务列入国务院首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试点改革举措清单。三是CIM平台建设不断提质。建成CIM平台二期,发布CIM系列团体标准,汇集16大类42小类城市数据。地下隐患智防应用归集12596.6公里管线、719处地下市政设施等数据,形成12类路面坍塌因子数据,实现十城区建成区900平方公里全覆盖。预警中高风险路段427个,处置3.5万余次。该项目被评为省数字政府系统最佳应用、杭州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四是项目数字监管成效明显“浙里建”平台全市推广,覆盖3314个项目,覆盖率达100%。基坑安全智防、工程质量检测、工地视频监控智能巡检等场景上线试点,用户活跃度和项目覆盖率等数据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杭州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五是地下管线智慧系统试点亮相。完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开发,推动管线施工许可证办理,辅助地下设施信息普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杭州模式获住建部推广。

七、安全韧性治理持续升级。以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责任意识,强化行业监管服务保障,履职尽责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工地防疫责任到边。成立“无疫单元”专班,48小时实现“工地码”升级,检查工地3.3万余个次,整改防疫问题5600余条。主动担当、靠前协调,克服各种困难,调动各方资源,快速新建钱塘健康驿站,仅用1个月时间完成康桥人家等既有建筑改造隔离设施4398套,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安全质量监管扎实推进。开展除险保安护航党的二十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以最严格的监管筑牢建筑施工安全屏障。认真贯彻“质量强市”战略,开展迎亚运道路质量提升、全装修住宅质量专项整治、建筑外墙隐患排查治理等行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累计检查项目54816个次,发现隐患85972处,签发整改单18776份,实施一般行政处罚65起,信用扣分1672分。三是建筑市场监管一体推进。建立评标专家评标前线上考试、投标人陈述答辩、招标代理考核评价等制度。2506个项目采用电子招投标,469个项目完成远程异地评标。率先发布施工企业信用等级划分标准。持续清理涉企保证金,助企增资12.15亿元。四是勘察设计效能不断提升。完成数字图审8517条2.8亿平方米。推行建筑师负责制试点,7个项目列入首批试点。培养优秀青年建筑师,签订杭港战略协议,举办“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成就展(杭州站)”,推动“杭州设计”国际化。11月起正式承担楼宇命名更名审批职责。五是消防设计审验更加专业。成立市消防专家委员会,印发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术导则、轨道交通工程消防验收导则,完善交通、电力等专业工程消防审验程序。办理消防设计审查1393项、验收887项、竣备3058项。推广甲级设计单位牵头的第三方消防验收现场评定“杭州模式”,累计对市本级的215个项目开展指导服务和现场评定600余次。六是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实现行政执法和涉法事务法制审查全覆盖。办理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21件,无一败诉。推进“互联网+监管”全覆盖,现场掌上执法率100%。完成综合行政执法处罚事项划转258项,保留111项(含部分划转),移送案件45件。全国首创乡村建设地方性法规立法,《地下管线、管廊等地下空间管理系列立法》获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

八、党建统领城建事业不断深化。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增强专业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党建统领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以“五学五讲五做”分层分类抓学习推进。发放学习资料超8000册。120多名支部书记、100多名处级党员干部专题党课,1500多名党员研讨交流。通过集中宣讲、送学上门、在线辅导等方式,实现建设行业从业人员学习宣传全覆盖。二是巡视巡察整改全面落实。建立并落实领导督办、清单交办、销号办结等工作机制。目前中央巡视整改全部销号,省委“七张问题清单”主办16项已销号12项,省委巡视市委涉及我委主办2项全部销号。市委亚运专项巡察6个问题整改完毕。三是行业系统党建协同聚力。持续巩固模范机关创建成效,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152人“114”快响常备队,537人次党员干部支援防疫。深化党建统领未来社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在全市185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建立区域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建立旧改项目功能型党组织345个。住建部推广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杭州模式”。举办建设行业项目党建论坛,11个项目获评省级“优秀红色工地”。优化干部结构,选拔、转正、调任处级干部51人次,40周岁以下处级干部占比18.4%,晋升公务员职级25人次,选拔科级干部28名,年轻科级干部占比增至17.5%。四是宣传文明阵地巩固壮大。建立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作闭环管理机制,中心组学习30次,研讨7次。推出亚运道路建设全过程宣传,刊发城建成果报道713次。“杭州建设”发布原创1057条,粉丝量增至21.95万人。建立城建统战联络平台,通过强化知情明政、对口联系、智库交流等提升党派联动紧密度。评选“最美建设人(集体)”10名(家)。五是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强化。以“机关表率、单位争先、两新同行”为实践路径,强化落实“四责协同”。聚焦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原609项防控举措基础上,完善廉政风险点18个,制定防控举措55条。召开“清廉城建”建设启动仪式,全覆盖建立纪委、设立纪检委员,初步构建建设行业廉政风险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