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是人民群众采用新能源汽车低碳出行的有效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23年,新能源汽车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纳入我市民生实事项目,市建委作为牵头负责单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出行充电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充电网络体系。
明确目标
紧扣市民生实事“新建和改造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2130个”的年度任务,市建委科学谋划,按照场景需求,围绕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公建配建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亚运场馆、国省道沿线等充电设施建设重点场所,认真梳理今年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编制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计划,并以此为目标,明确建设时序,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以进一步优化城市充电网络,实现人民对新能源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回得了家”的愿望。
分解任务
为确保全面完成民生实事各项任务,市建委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分解任务至各区、县(市),已通过市政府发文明确。市建委按照民生实事考核要求,认真接受上级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对区、(县)市项目建设的过程监督,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狠抓工作落实,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现场核查、信息通报等举措,紧盯每个项目的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工作进展
截至3月底,全市已建成充电桩936个,完成民生实事年度任务的46.8%。同时,加强部门协同,围绕民生实事项目,会同旧改主管部门,引导充电设施企业在老旧小区等场景开展项目建设,缓解居民充电难问题。结合未来社区、亚运场馆建设等,掌握各类建筑业态中充电设施现状,多渠道摸排充电设施建设需求,挖掘潜在项目。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要将民生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面对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市建委将紧紧围绕民生实事项目的工作要求,坚定工作信心、把握大势、科学谋划发展,瞄准群众充电所急所忧所盼,千方百计解决充电难问题,为我市打造低碳城市、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作出贡献!
典 型 项 目
统建统营模式社区园区充电站
△滨江区西兴街道社区统建统营充电站
为缓解老小区新能源车主充电难问题,市新能源公司积极尝试统建统营模式,在滨江区迎春东苑、迎春北苑、迎春南苑、迎春小区、湘云雅苑5个小区利用小区公共停车位,共建17个充电站,安装149个交流桩。这种集中式、共享式充电桩,解决零散安装、无序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建成投运的智能充电桩在确保用电安全,充电安全的前提下,还可充分利用谷段剩余负荷,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超级充电站
紫金港超级充电站坐落于杭州西湖区浙大紫金港校区旁,整站功率6240kW,最多可为128台新能源车辆同时充电,单枪最大输出功率180kW。投运以来,单站日均充电量达3万度,每日可为1000车次新能源车辆提供车辆快速补能服务。在配套设施方面,场站还配备专门的休息室、卫生间、24小时饮水机,以及电动按摩椅等,让车主在充电的同时,也能进行休憩。此外,场站未来还计划配备储能、光伏设施,向智慧能源升级转型。
交通枢纽充电站
结合交通枢纽场景,推进充电站建设,如在建杭州高铁西站充电站,位于站房地下二层区域,在停车场西区配置85个充电桩,东区配置75个充电桩,其中60kW直流快充桩102个,7kW交流慢充桩58个。该项目的建成投运,将满足前往西站的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