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杭州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聚焦“双碳”目标,大力推广高品质绿色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1年杭州市获得全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优秀称号,建筑绿色低碳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行列。
前不久,浙江省建设厅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杭州市共推荐优秀案例22个,其中有7个入选省建设厅优秀案例,占全省优秀案例总数的33%。
即日起,本号推出“杭州市建筑领域碳达峰优秀案例展播”专栏,聚焦杭州建筑绿色低碳工作,向大家展示杭州市推荐的优秀案例。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浙能集团综合能源生产调度研发中心
01项目概况
项目规模:用地面积241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920.51平方米
建筑功能:科研中心、办公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36号
建设单位:浙江浙能综合能源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能集团综合能源生产调度研发中心
02设计理念
项目为一个建筑单体,通过建筑体量造型的变化将建筑分为A楼,B楼,C楼和裙楼四个部分,集研发、生产调度、会议中心、配套商业及地下公共部分,是一个包括新能源研发、省级能源调度中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环保节能综合型园区”。
03创新亮点
光伏建筑一体化
目前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的主流产品有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其标准组件不具备透光特性,因此很少用在立面墙上。
本项目考虑屋顶采光玻璃天窗共三处采用70%的透光率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另外在屋顶构架侧立面东、西、南面采用40%的透光率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屋顶构架屋面采用不透光的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安装总面积约2392m2,装机容量约278kW。
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人们所熟悉的“泵”是一种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比如水泵主要是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而“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位热能,经过电能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位热能的装置。本项目使用了两台681kW的空气源热泵和一套280kW的地源热泵。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按建筑类型可分为楼宇型分布式能源(BCHP)和区域型分布式能源(DCHP),本项目属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BCHP)。项目选用两台635kW等级燃气内燃发电机组,配套两台(制冷量/制热量826kW/719kW)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发出的电量优先供大厦数据中心机房,溴化锂机组产生的冷量或热量供整栋大厦使用,平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80%。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搭建及应用
本项目开发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将承担综合能源系统能源生产、传输与分配(供能网络)、转换、存储、消费、交易等环节,是综合能源系统的中枢神经,是专门为综合能源系统提供管理服务的云端系统,主要提供系统运行可视化、能源管理、调度优化、设备管理、能效分析、自动报表、故障预警等在线服务。
04项目绩效
本项目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碲化镉薄膜电池)、光伏光热一体化(PVT)、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燃气三联供等低碳清洁的能源供应技术,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全年节约标煤约3748.67t,减排二氧化碳约7955.93t,减排二氧化硫约74.98t,减排粉尘约37.4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