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着众多承载着悠久历史与文化记忆的传统村落。市建委秉承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让古村景观与人文内涵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的理念,不断创新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机制,在乡村全面振兴大背景下释放传统村落发展新动能,赋予传统村落全新生机活力。截至目前,杭州已有166个村庄列入国家和省、市传统村落名单,包括国家级65个、省级63个,其中建德市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名单。
一、坚持保护为先。一是编制保护规划。按照“一村一规划”原则,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农村地区历史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要求,专门安排用地指标用于传统村落的新增建设需求,有序引导村民到核心保护区外的新区建房,解决“保旧”与“建新”之间的矛盾。探索连片保护,以名镇名村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积极探索跨镇域、跨地区的古镇古村连片保护发展新机制。二是强化法治保障。 在《杭州市乡村建设条例》中,单列“传统村落保护”章节,明确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政策措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从“无法可依”到“良法善治”。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督导巡查工作机制,避免破坏传统村落风貌和过度利用行为发生,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修缮保护。构建“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合作、专家学者把关、人民群众参与”的保护发展模式,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工匠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资金和中央财政补助,推动古镇古村由“静态保护”向“活态保护”升级。如,建德市培育了3家具有文物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双资质的施工企业和50余名本地传统建筑工匠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在连片传统村落修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强化活化利用。一是培育多元产业。遵循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原则,坚持用“复原化”留住乡愁与文脉,用“产业化”激活潜力与空间,实现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积极推动传统村落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旅游振兴,成功将乡村“颜值”变“产值”。如,建德市大慈岩近两年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充分发挥富春山居图实景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江鲜餐饮、民宿酒店、高端养老、农业观光等美丽产业,全村发展民宿32家、江鲜馆11家、从业人员辐射到周边村庄,村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超200万元。二是推进文化复活。坚持以文引商,营造根植于本土文化的业态和产品,构建乡村博物馆、展陈馆,实现历史文化价值的活态传承。围绕传统村落内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定期举办非遗文化节,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方式,推动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如,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依托修缮完成的闲置古建筑资源,引入“深澳古村百匠慢生活文化综合体”项目,吸引全国各地青年创客,打造“百匠艺术街区”,吸引80余家业态入驻,年均接待考察团600余批次,游客110余万人次。三是推进村史编纂。组织史志办、村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全面开展传统村落村史村志编纂工作,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蕴藏的无形文化记忆。如,建德市编制《谱文研读中国传统村落》《行走传统村落》等书籍,完成《里叶村志》《李村村志》两本村史村志编制,合计约75万字。
三、运用数字赋能。一是数字展示。围绕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展数字化赋能探索,建设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通过VR技术实景展现传统村落可观、可游、可感的绿道、风貌游线等景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全面的云端体验吸引游客实地打卡体验。目前已实现全市166个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动态更新。二是数字建档。通过收集、整理传统村落地理空间、居民生活状况等数据,建立全面的传统村落数字化档案,以文字、图片、视频、3D模型等形式实现数字化保存。通过平台汇集,形成展示“一张图”,“一屏”展现传统村落的历史建筑、风貌格局、基础设施等,有效提升资料归集、汇总水平。三是数字防控。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村落环境、建筑安全等状况,结合24小时值班“人防”,确保及时发现、预警潜在风险,第一时间处置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