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 资讯中心 / 城建动态
  • 杭州启动建筑工程防坠落、防打击专项整治
    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字体: 分享到:

    近期,市建委发布通知,将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开展建筑施工领域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专项整治行动,全力遏制近年来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高发态势。

    整治重点

    1.提升项目安全管理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安全员落实对一线作业人员(含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的管理责任,项目部落实对安全员、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责任,企业落实对项目部的管理责任。

    2.规范人员安全行为

    要全面排查一线作业人员身体状况、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持证上岗情况,针对性滚动开展高处作业安全宣传和事故警示教育,持续提升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规范作业。

    3.强化现场安全防护

    开工前制定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安全技术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举措,做好安全防护用品配备提供、高处作业设备排查维护、施工场地物料清理和警示警戒等工作,坚持未防护不施工、不安全不施工。


    工作举措

    1.加强人员教育

    对现有施工人员(含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各项目要在4月底前完成一次全覆盖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安全教育。

    对新进施工人员(含新开工项目或新进场人员),在3天内必须完成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安全教育,教育后方可上岗。要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从本月起,各项目每月要针对所有一线人员开展一次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安全教育,并做好安全教育资料。

    各参建企业要对各项目安全教育情况加强巡查检查和服务督导,确保一线人员真正熟练掌握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知识技能。

    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管中,要仔细检查安全教育情况和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对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发现2人以上一线作业人员对高处作业知识不清楚的项目,实施信用扣分等处理。

    2.排查安全隐患

    各项目要结合工程实际,聚焦重点部位风险点,4月底前组织开展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建立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问题安全隐患整改清单,切实排查并消除现场隐患。

    要建立健全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施工单位对重点部位风险点每日巡查次数不少于2次,监理单位每日巡查次数不少于1次,并持续更新整改情况。各施工、监理企业,每半月开展一次全面隐患排查、督导,并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结合日常检查,按照分级分类管控要求,对辖区内所有项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改不细致、现场存在3处隐患整改不到位的项目,第一次实施信用扣分并通报批评,连续两次则视作重大事故隐患,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置的通知》调整企业信用等级,并全市通报批评。

    3.严格事故处罚

    对专项整治行动过程中仍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工地项目,属地建设部门要挂牌督办,督促事故施工、监理企业立即停工自查,并举一反三对在杭所有项目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经项目所属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同时召开教育警示会,通报事故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责任主体和质量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

    此外,要对事故实行“一案双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既对事故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调整企业信用等级、暂停安许证等处罚,也对相关责任人予以暂停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等处罚。

    4.强化案例警示

    要将近三年事故案例和处罚措施汇总成册,深度剖析多发易发风险点,讲深讲透事故防范措施,并将事故案例学习纳入项目每月防高处坠落、防物体打击安全教育,确保所有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深刻认识到事故处罚的严肃性、严厉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5.健全内部监督

    各企业、各项目要结合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建设,畅通职工群众举报渠道,4月底前推动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在确保内部职工熟练掌握辨别安全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参与本企业、本项目安全生产和隐患排查整理的积极性,全力织牢织密安全网。


    关注提醒

    各企业和项目要在4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对在场人员完成一次全覆盖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现场开展一次全覆盖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安排专人落实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同时4月底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内部职工主动发现和消除现场隐患;要认真贯彻落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在5月-11月常态化开展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和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完善整改清单,切实强化现场管控水平。

    各区、县(市)建设部门要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明察暗访、交叉互检等方式,对辖区内在建项目开展地毯式、全覆盖、常态化指导服务,全闭环落实隐患排查整治,高标准提升工人安全素养,严手段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本次行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