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区加快推进厂区(园区)更新工作,进一步做好辖区内闲置厂房、存量土地等资源整合工作,积极推进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激活低效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存量土地资源的“新陈代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拓展项目落地新空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临平区诺贝尔区块更新项目为例,原诺贝尔陶瓷用地区块于2002年9月落户于杭州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主营业务为建筑陶瓷及陶瓷饰面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3年,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新对收储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通过规划引领、配套先行、项目招引,目前,已落地项目6个,出让用地361.36亩。
一、统筹谋划,筑牢更新提质基础
严格落实产业规划。诺贝尔片区定位为专精特新企业园区,引导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同时,做好“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优质产业园运营商招引工作。目前已落地项目6个,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个、单项冠军企业1个、创新型中小企业1个。
创新更新实施模式。临平区探索政府收储再出让模式,支持国资平台统一收购整合开发,因地制宜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再利用。2023年临平区对诺贝尔收储地块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新增总建筑面积将达55.7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并通过规划引领、配套先行、项目招引,吸纳企业入驻,促成产业升级迭代。
二、盘活资源,促进产业空间集约
整合土地集约用地。临平区通过收回部分土地重新规划,并对周边造成地块割裂的电力廊道等基础设施进行整理归并,对零星用地合并开发,实际可出让工业用地达538亩,并将该区块容积率由0.68提高2.0以上,提高区块土地利用效率。
统筹资源连片推进。以诺贝尔区块成片再开发为基础,临平区通过城市设计,整体提升陈家木桥、万事利科技园等区块,以创新的“诺贝尔低碳谷”概念,将片区打造为产创融合型未来工厂、山水田园型产业社区。
三、多元服务,打造功能复合园区
以空间复合服务产业发展。诺贝尔区块有机更新通过统筹地上地下,融合二产三产,并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土地混合开发和空间复合利用,成为功能复合、成链聚集的新质空间,赋能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以空间用途混合服务产城融合。建设工业园区职工宿舍等产业邻里服务配套,提高产城融合水平,吸引创新型、复合型的产业入驻。
四、设施优化,提升园区环境品质
完善基础设施。提前规划路网并实施建设园区环路、中路等5条配套道路,系统考虑电力、污水等市政配套设施,充分对接企业生产用电和职工住宿需求,提前布局实施综合开关站,方便企业用电接入,提升职工宿舍楼等周边配套设施,加大产业配套保障,推动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提升环境品质。注重公共景观空间打造,利用周边山体水系、景观视廊、基本农田等因素,进行建筑高度和整体风貌管控,打造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大门的入户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