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由省建设厅主办、杭州市建委承办的“浙里建(浙里工程建设现场管控)”重大应用现场推进会顺利在杭召开,会上同步上线“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筑工人保障在线”等第二批应用场景。
省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昭晖主持并通报“浙里建”建设和贯通情况。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项永丹出席会议并讲话,杭州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楼建忠作题为“以用促建 变革重塑,加快形成城建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的交流发言。
去年以来,杭州市建委在省建设厅的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承担全省工程建设数字化改革试点任务,并作为“浙里建”重大应用率先落地城市。杭州全面参与“浙里建”总体架构谋划和应用场景建设,现已在全市1245个在建工程项目上线试运行“浙里建”应用,实现数字化监管与服务的协同,推动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整体水平提升。具体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
01坚持需求导向,锚定三个“精准”
精准把握改革方向。准确把握省委数字化改革的目标定位和理念、方法,强化与省厅的对接,成立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政企银三方联合的试点工作专班,有效落实省厅数字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精准破解治理难题。紧盯工程建设领域痛点堵点,梳理改革需求240余项,迭代项目、企业、人员等6个基础库,集成施工现场管理等10个子系统,实现企业服务一网通办,业务监管一网通管,行业治理一网协同。
精准服务项目企业。实现项目端、企业端、监管端三层架构数据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录入。推行施工资料无纸化,仅日志服务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管理成本4000余万元。
02聚焦责任落实,实现三个“覆盖”
主体责任全覆盖。建立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关键人员责任清单,进一步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施工要素全覆盖。将全市4528个在建工程项目和涉及的1.8万余家企业,1.2万余台设备、43万余名建筑工人全部纳入,横向对参建单位实时全覆盖管控,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管理,形成覆盖全要素的施工监管体系。
施工过程全覆盖。突出质量和安全两大重点,覆盖质量安全交底、验收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项目进度实时可查,监督指令在线发布,整改结果在线反馈,监督工作在线闭环”。
03坚持整合拓展,把握三个“方向”
以多跨协同为方向做好系统集成。对内整合工程建设领域数字质安监等5个系统,实现审批、监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对外强化与发改、规资等多部门数据对接,推进建设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以智能研判为方向做好数据应用。充分利用平台数据分析功能,对工地质量安全采取分级管控措施,实现项目智慧化监管。与金融机构互联互通,提高建筑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以深化改革为方向做好标杆培育。除了深度参与“浙里建”重大应用建设,还着力打造地下隐患智防、平安工地一码通等一批可推广的创新标杆应用,为全省建设行业提供杭州智慧。
下一步,杭州市建委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改革部署和省厅工作安排,全力冲刺亚运建设保障任务,为打造数字化改革标志性成果贡献杭州城建力量。
最后,项永丹厅长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精神,锚定“两年大变样”的目标,突出实战实效、聚力提质扩面、加快迭代升级,实现数字化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一体融合,努力把“浙里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改革成果。
小编从现场带回第一手资料,
一起来看看最新上线的应用场景吧!
“浙里建”围绕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这条主线,聚焦人(履职行为)、图(工程图纸)、机(建筑机械)、价(工程造价)和工程实体等管理要素,梳理各参建单位、各监管部门的共性需求和协同业务,谋划了涉及质量、安全、造价等核心需求的多个应用场景,建立各参建单位之间、各监管部门之间、参建单位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多层次、立体式协同治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应用场景
聚焦地下风险 守护城市安全
工程建设风险密集,地下施工尤为突出,浙江省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地下施工的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不仅关系工程项目自身安全,而且直接影响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安全。“施工现场安全管控”场景突出闭环管理,构建设计、论证、施工、监测全流程协同管控机制,管好重要节点,封堵管理漏洞;突出技术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预警模型,智能分析研判、及时预警处置,为应急抢险争取宝贵时间;突出综合应用,为周边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安全影响评估提供支撑,让城市更安全、群众更安心。
“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场景
聚焦重大风险实现协同共治
“建筑起重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聚焦工地上的重大风险源——建筑起重机械,通过对生产厂家与施工现场的“厂场联动”,实现跨行业、跨业务协同治理,将有效管控全省8.5万台建筑起重机械。从建筑起重机械出厂,到备案、安装、拆卸、检测、使用、顶升、维保、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通过厂场联动机制,打通生产与使用环节,确保设备可追溯、可跟踪,有效解决劣质配件导致的安全风险;通过施工、租赁、维保、检测等单位的协同管理以及物联网监测技术的辅助,实现建筑起重机械健康状况、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置安全隐患,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规范行为。
“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应用场景
聚焦工人需求 构建保障体系
建筑工人数量多、流动快、构成复杂、群体效应突出,管理和服务保障问题一直是行业难题。“浙里建”聚焦群众高频需求,建设“建筑工人保障在线”应用场景,对建筑工人统筹管理、集中服务。以实名、实人管理为基础,构建薪资保障、行为管控、技能提升、权益保障等子场景,通过简易用工合同在线签、劳务分包过程全留痕、工人生产活动轨迹全记录,实现民工工资真实发、工人权益在线办、技能培训精准抓、行为风险早防范。该场景建设得到省公安机关厅大力支持,在全国首创建筑工人居住登记跨部门联办服务模式,3月11日发放全国第一本为建筑工人定制的电子居住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