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 资讯中心 / 城建动态
  • “会呼吸的建筑”又上新了!有在你身边的吗?
    发布日期:2025-07-08       浏览次数:       来源: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字体: 分享到:

    近期,杭州又一批学校、消防站等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一栋栋“会呼吸的建筑”拔地而起,为全市建筑领域低碳转型提供鲜活样板,助力全市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

    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就是依据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的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则是超低能耗建筑进阶版。这些也被称为“会呼吸的绿色建筑”。

    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杭州市通过规划引路、政策激励和典型示范等措施,积极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等绿色低碳建筑建设,让绿色建造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促进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市共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76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项目16个。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打卡

    这些“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吧


    临平区:红丰小学

    微信图片_2025-07-08_091224_309.jpg

    红丰小学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项目采用被动技术、主动技术和替代技术三大策略打造超低能耗建筑,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优化、高效低耗空调系统和新风热回收系统、光伏屋面、屋顶绿化等节能措施,实现建筑综合节能率达77.9%,建筑本体节能率56.9%,可再生能源利用率40%,满足超低能耗建筑能效指标。屋面安装545Wp单晶硅光伏组件580块,总安装面积约1498平方米,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预计每年节电107.73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5吨。


    桐庐县:富春未来城小型消防站

    微信图片_2025-07-08_091139_485.jpg

    富春未来城小型消防站项目是桐庐首个获得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包括1栋消防站、1栋消防训练馆和1栋训练塔。项目不仅在围护结构适当提升,高性能门窗产品应用,优化建筑方案如新风热回收、自然通风、高气密性和智能照明,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冷热需求,同时采用高效冷热源和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的综合节能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消防站和训练馆的建筑能耗综合值分别为124.59千瓦时/平方米·年、139.28千瓦时/平方米·年,建筑本体节能率分别为37.12%、41.27%,建筑综合节能率分别为66.29%、71.2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分别为41%、38%,达到近零能耗建筑要求。预计每年节电13.74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80吨。


    淳安县:养老服务中心二期

    微信图片_2025-07-08_091158_269.jpg

    作为淳安县首个超低能耗建筑—养老服务中心二期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其中5幢服务楼和1幢办公楼打造为超低能耗建筑。该项目从节能舒适角度最大限度优化内外墙保温系统、空调新风设备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将光伏瓦与原建筑坡屋面有机集合,真正做到了建筑光伏一体化,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超20%,建筑综合节能率超5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12%以上。经过计算,每年节电约34.79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2.1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