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索引号 /2020-0018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9-10 10:26:15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94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市政建设中加大使用绿色建材力度的相关建议》(第19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绿色建材发展近况

1.绿色建材政策出台有关情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认联〔2017544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监认证〔201961号)等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着力推进绿色建材的应用与发展。从我省推进绿色建材的进程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浙市监评201925号,以下简称“14部门《意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住房建设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市监评20203号),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材推广、使用、认证等方面内容,这表明我省已全面启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这是积极践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两山”理念的切实举措,是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促进建材工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最新举措。

2.杭州市建材企业有关情况。据市经信局统计,目前我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532家,其中规上建筑、建材类生产企业有307家,占全市规上企业5.6%2019年建筑、建材类生产企业主营收入689.28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主营收入4.7%2019年,市经信局积极引导和推进我市建材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工作,认真开展了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推荐和新材料首批次项目认定等工作,同时,切实做好相关企业“三服务”工作,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组织了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推荐,确定了杭州市新材料首批次项目认定资助企业名单48家(其中,建材类生产企业5家,占比达10%以上),开展了“新型绿色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材料”项目投资资助等工作。2019年全市建材类企业共有投资项目61个,投资总额达22.42亿元;2020年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前4个月我市建材类企业投资项目也有8个,投资总额达6.17亿元。

二、针对提案“对策与建议”的相关反馈

(一)关于“制订在市政建设中推广绿色建材的地方性法规”

据了解,《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后,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已展开我省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推广应用工作,具体包括:拟定我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指导我省符合条件的机构(认证机构及绿色建材标识评价机构)申请相关认证资质;鼓励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申请认证;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检测能力提升;支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研制等。为此,下一步市级相应主管部门将结合我省绿色建材推进实际,制定杭州市绿色建材认证产品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协同推进绿色建材产品采信互认,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中的产品,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

(二)关于“在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都要明确绿色建材的使用,大力推广成熟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花岗岩替代方面:杭州市的人行道板材质的使用很早前就已主动迎合环保要求,大量采用仿石条纹砖的材质(主要为水泥与石粉压制),最近几年,结合海绵城市设计考虑了透水砖的应用,花岗岩石材应用已经在市政上大大缩减。提案中建议采用透水砖、透水砼等材料进行人行道铺装,虽然优点很多,但是也存在不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材料透水的透水砖,使用年限稍微一长,会存在堵塞现场,而结构透水的透水砖则需要经常进行冲洗,否则也很容易堵塞,给市政管养增加了工作量。为此下阶段会结合相关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管养的情况,在工程中合理使用。

改性沥青使用方面:现阶段许多设计单位在城市重要道路工程中已开始使用改性沥青碎石玛蹄脂(SMA),该材料相对普通沥青材料强度高,微观表面粗糙,对于行车安全有利。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在部分工程中有应用,由于扬尘等因素,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容易在局部角点形成排水盲区,降低沥青层耐久性。为此下阶段将推进城市道路选用改性沥青面层,鼓励相关生产科研单位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车行道耐久性,降低路面噪声。在慢性通道、公园步道等位置,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推进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材料应用。

桥梁工程优先使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桥梁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用高强材料对结构有一定好处,但是实际结构设计基本按裂缝控制配筋,钢筋应力较小,采用高强钢筋反而容易造成浪费;同时结构受力要求有一定的截面尺寸,采用高强材料对节省材料用量并无太大作用,反而会增加工程造价。为此下阶段将在合适条件下加大对更高强度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目前主要应用于桥面连续缝、伸缩缝灌缝、钢桥面铺装等附属部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时间较短,此类材料产品生产检验标准均在逐步完善过程中,需要合理合适的项目逐步尝试。

使用新型排水管材和预制式或装配式排水构筑物方面:杭州市排水管材普遍选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及球墨铸铁管,其生产、施工质量成熟。新型排水管材种类繁多,很多管材暂未形成完整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标准等,质量把控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在杭州部分市政建设项目设计中有使用预制式或装配式排水构筑物,但根据项目施工现场使用情况反馈,存在当地生产厂家不多、采购不易等情况,现场多为施工单位自行生产加工,质量不易控制,且在整治道路项目中,现场管线情况较为复杂,预制井与现场无法很好衔接。下阶段市建委将按照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强进场材料核验和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新型建材方面:目前设计单位做法有:1.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在新沥青中掺入沥青旧料,加入再生剂拌和);2.再生骨料地面砖及透水砖(以再生骨料、水泥、天然骨料、外加剂等拌和而成);3.建筑垃圾再利用(现状老路改造时开挖的结构材质,经处理后可二次利用,混凝土、水稳、碎石等均可作为新建道路的路基和底基层填料材质)。下阶段市建委将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增加相应比选方案,并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因素,鼓励再生利用新型建材的使用及推广。市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将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借势亚运会、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推行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进一步提高公众认知;充分借助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的传播力,扩大环境信息的覆盖面,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和新墙材产品认定机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等工作,在政府投资项目中鼓励优先使用再生产品;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

(三)关于“通过保证材料质量和‘建管一体化’试点来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长期责任,提高建设单位使用绿色建材的积极性”

2009年开始,杭州已取消最低价中标。下步将通过各途径、各环节加大对违法分包的查处力度,杜绝低价中标。关于延长工程质量的保证期或由施工企业承担项目的保养维护责任建议,将结合国家法规政策的调整适时开展研究。

(四)关于“大力扶植本市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采用绿色建材的市政施工企业,形成有利于绿色建材推广的保障体系”

浙江省14部门《意见》已将绿色产品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畴。市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1917号)及具体解释说明,该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给予10%20%的补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依据我国税法有关规定,税收减免制定权限在国务院,省市层面无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为此下阶段市财政部门会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市经信部门将根据本地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强与下游用户的衔接,培育本地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和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市建委将根据省住建厅公布的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鼓励工程建设项目率先采用绿色建材。

三、下步工作推进方向。

贵单位提案为我市绿色建材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建议,市建委、发改、经信、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将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搭建适合杭州发展实际、凸显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政策体系;着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开展行业试点,增加激励机制,切实为绿色建材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强国家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及其实施规则的解读和宣传,鼓励生产企业申请认证,不断增加实用、适用的绿色建材品类;抓住杭州承办亚运会的契机,积极推进市政建设和民用建筑项目的“绿色化”进程,在增加绿色建筑覆盖面的同时,不断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

感谢您对城建材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熊明强、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72

建议提案
索引号 /2020-0018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9-10 10:26:15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94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员会

贵委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市政建设中加大使用绿色建材力度的相关建议》(第194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绿色建材发展近况

1.绿色建材政策出台有关情况。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认联〔2017544号)、《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监认证〔201961号)等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着力推进绿色建材的应用与发展。从我省推进绿色建材的进程看,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意见》(浙市监评201925号,以下简称“14部门《意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住房建设厅、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市监评20203号),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建材推广、使用、认证等方面内容,这表明我省已全面启动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这是积极践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两山”理念的切实举措,是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促进建材工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最新举措。

2.杭州市建材企业有关情况。据市经信局统计,目前我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5532家,其中规上建筑、建材类生产企业有307家,占全市规上企业5.6%2019年建筑、建材类生产企业主营收入689.28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主营收入4.7%2019年,市经信局积极引导和推进我市建材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工作,认真开展了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推荐和新材料首批次项目认定等工作,同时,切实做好相关企业“三服务”工作,解决企业在生产中面临的各类问题。组织了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推荐,确定了杭州市新材料首批次项目认定资助企业名单48家(其中,建材类生产企业5家,占比达10%以上),开展了“新型绿色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材料”项目投资资助等工作。2019年全市建材类企业共有投资项目61个,投资总额达22.42亿元;2020年在疫情影响严重的情况下,前4个月我市建材类企业投资项目也有8个,投资总额达6.17亿元。

二、针对提案“对策与建议”的相关反馈

(一)关于“制订在市政建设中推广绿色建材的地方性法规”

据了解,《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出台后,省级有关主管部门已展开我省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推广应用工作,具体包括:拟定我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细则;指导我省符合条件的机构(认证机构及绿色建材标识评价机构)申请相关认证资质;鼓励绿色建材生产企业申请认证;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检测能力提升;支持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开展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研制等。为此,下一步市级相应主管部门将结合我省绿色建材推进实际,制定杭州市绿色建材认证产品推广应用的相关政策,协同推进绿色建材产品采信互认,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中的产品,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

(二)关于“在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都要明确绿色建材的使用,大力推广成熟先进的材料和工艺”

花岗岩替代方面:杭州市的人行道板材质的使用很早前就已主动迎合环保要求,大量采用仿石条纹砖的材质(主要为水泥与石粉压制),最近几年,结合海绵城市设计考虑了透水砖的应用,花岗岩石材应用已经在市政上大大缩减。提案中建议采用透水砖、透水砼等材料进行人行道铺装,虽然优点很多,但是也存在不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材料透水的透水砖,使用年限稍微一长,会存在堵塞现场,而结构透水的透水砖则需要经常进行冲洗,否则也很容易堵塞,给市政管养增加了工作量。为此下阶段会结合相关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管养的情况,在工程中合理使用。

改性沥青使用方面:现阶段许多设计单位在城市重要道路工程中已开始使用改性沥青碎石玛蹄脂(SMA),该材料相对普通沥青材料强度高,微观表面粗糙,对于行车安全有利。透水沥青混合料(OGFC)在部分工程中有应用,由于扬尘等因素,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容易在局部角点形成排水盲区,降低沥青层耐久性。为此下阶段将推进城市道路选用改性沥青面层,鼓励相关生产科研单位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提高车行道耐久性,降低路面噪声。在慢性通道、公园步道等位置,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推进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材料应用。

桥梁工程优先使用高强钢筋和高强混凝土方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桥梁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结构型式,用高强材料对结构有一定好处,但是实际结构设计基本按裂缝控制配筋,钢筋应力较小,采用高强钢筋反而容易造成浪费;同时结构受力要求有一定的截面尺寸,采用高强材料对节省材料用量并无太大作用,反而会增加工程造价。为此下阶段将在合适条件下加大对更高强度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目前主要应用于桥面连续缝、伸缩缝灌缝、钢桥面铺装等附属部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应用时间较短,此类材料产品生产检验标准均在逐步完善过程中,需要合理合适的项目逐步尝试。

使用新型排水管材和预制式或装配式排水构筑物方面:杭州市排水管材普遍选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及球墨铸铁管,其生产、施工质量成熟。新型排水管材种类繁多,很多管材暂未形成完整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标准等,质量把控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在杭州部分市政建设项目设计中有使用预制式或装配式排水构筑物,但根据项目施工现场使用情况反馈,存在当地生产厂家不多、采购不易等情况,现场多为施工单位自行生产加工,质量不易控制,且在整治道路项目中,现场管线情况较为复杂,预制井与现场无法很好衔接。下阶段市建委将按照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强进场材料核验和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新型建材方面:目前设计单位做法有:1.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在新沥青中掺入沥青旧料,加入再生剂拌和);2.再生骨料地面砖及透水砖(以再生骨料、水泥、天然骨料、外加剂等拌和而成);3.建筑垃圾再利用(现状老路改造时开挖的结构材质,经处理后可二次利用,混凝土、水稳、碎石等均可作为新建道路的路基和底基层填料材质)。下阶段市建委将在初步设计审查阶段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增加相应比选方案,并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因素,鼓励再生利用新型建材的使用及推广。市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将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借势亚运会、国际马拉松等重大活动,推行固体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进一步提高公众认知;充分借助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的传播力,扩大环境信息的覆盖面,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完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和新墙材产品认定机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修复等工作,在政府投资项目中鼓励优先使用再生产品;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产品质量。

(三)关于“通过保证材料质量和‘建管一体化’试点来明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长期责任,提高建设单位使用绿色建材的积极性”

2009年开始,杭州已取消最低价中标。下步将通过各途径、各环节加大对违法分包的查处力度,杜绝低价中标。关于延长工程质量的保证期或由施工企业承担项目的保养维护责任建议,将结合国家法规政策的调整适时开展研究。

(四)关于“大力扶植本市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和采用绿色建材的市政施工企业,形成有利于绿色建材推广的保障体系”

浙江省14部门《意见》已将绿色产品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畴。市财政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1917号)及具体解释说明,该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大了扶持力度,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给予10%20%的补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依据我国税法有关规定,税收减免制定权限在国务院,省市层面无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权,为此下阶段市财政部门会积极向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市经信部门将根据本地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强与下游用户的衔接,培育本地绿色建材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和绿色建材行业发展。市建委将根据省住建厅公布的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鼓励工程建设项目率先采用绿色建材。

三、下步工作推进方向。

贵单位提案为我市绿色建材的应用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参考建议,市建委、发改、经信、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将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搭建适合杭州发展实际、凸显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推广应用政策体系;着力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开展行业试点,增加激励机制,切实为绿色建材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助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强国家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及其实施规则的解读和宣传,鼓励生产企业申请认证,不断增加实用、适用的绿色建材品类;抓住杭州承办亚运会的契机,积极推进市政建设和民用建筑项目的“绿色化”进程,在增加绿色建筑覆盖面的同时,不断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

感谢您对城建材料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办公室  熊明强、方丽君

联系电话:87020171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