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1-001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06-01 10:35:24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沈国锋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地下空间结构绿色建材提案》(第283号)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
一、PC预制构件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情况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重点,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随后国务院陆续发布相关文件,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的工作目标,并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设定为重点推进区域。截止到2020年底,我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已达30%,提前5年实现目标。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技术积累,我省初步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基础,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杭州市目前对于主体结构PC构件的应用主要为预制水平构件(叠合楼板和预制楼梯),对于主要结构受力构件(预制梁、预制柱)的预制装配,我市目前还处于探索和积极推进阶段。
当前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主要执行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和浙江省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 1165-2019),两本评价标准对于装配率的计算范围,均明确为建筑单体±0.000标高以上,对于建筑单体地下部分及围护结构暂未列入装配式建筑评价范畴。
二、PC预制构件在地下空间的应用情况
随着地上预制构件的逐渐推广,地下空间预制构件的应用也将逐步增多。当前地下空间结构预制构件的应用主要包括地铁预制管片、地下预制管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泥搅拌植入预制工形桩围护墙等。当前对于地铁预制管片,地下预制管廊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已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
三、提案涉及地下空间开发提倡使用的新型预制构件(工型混凝土预制桩)的优势、应用情况
提案中所述“工型混凝土预制桩”主要用于基坑围护,其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工型混凝土预制桩水泥土连续墙技术规程》(DB33/T1028-2020)已经于2020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该技术前期在2006年8月通过由浙江省建设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并予推广,荣获杭州市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于2011年8月通过浙江省省级工法评定,于2015年通过国家级工法鉴定,并荣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浙江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围护做法是通过三轴强力水泥搅拌土再植入预制钢筋混凝土工字形桩,使其与水泥搅拌桩帷幕形成挡土止水桩墙结构。此工法植入的钢筋混凝土工字形桩是工厂化生产,采用预应力高强度钢棒配筋,C50砼,高温蒸汽养护,生产速度快(3天可拆模起吊),桩身刚度大,抗弯强度高。本围护工法相比传统钻孔桩围护具有基本无(少)挤土、无泥浆外运和环境污染、无(低)噪音、施工速度快、适用性强等优点,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环保文明施工,绿色节能减排等政策理念。而且围护桩墙综合造价要比常规钻孔桩做法节约20%,但就围护桩相比,工字桩要比钻孔桩节约35%左右。相比型钢、PC可回收类工法,其具有围护墙刚度大、一次性投入、无回收等费用,也不存在由于工期延误而增大费用之缺点,而且正常情况下其围护综合费用要比型钢、PC可回收类工法节约5%~10%左右。
目前该技术在杭州、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地区已经有较多的实际应用成功项目案例,可以进一步推广,加大应用范围。虽然暂未得到大面积应用,主要是工型混凝土预制桩尚属于新技术新产品,浙江省地方标准尽管现已颁布,目前执行时间较短,产品的推广与应用还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积累、市场的培育及相关产业的引导等。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大技术和规程宣贯、持续优化技术产品。加大宣贯,尤其是对于设计环节技术应用的宣传,让设计师充分了解并熟悉掌握本产品技术的应用要点和优点,正向推行本产品。同时,结合已有项目,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工艺工法;
2、通过行业协会开展新技术推广工作。利用各级行业协会平台,加大推广力度,倡议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技术论坛、专题技术分享会等,营造良好学术、技术氛围,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和企业参与其中,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有利于技术优化升级、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3、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鼓励、引导。我委地空办、管廊办等相关部门在政府投资类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努力为工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营造应用场景,积极协调和引导各参建方,推动绿色、优质产品技术的应有与发展。
感谢您对杭州市城乡建设事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委科技处 宋碧芸
联系电话:87076116 传真:87066617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