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2489479/2021-001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10:36:33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界别小组委员工作站:

你们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居民自治”在杭州老旧小区改造中作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第140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民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有效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发展工程。2019年,我市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注重功能完善、空间挖掘,打造更多“六有”宜居小区。2019年以来,已完成改造431个小区,受益住户约69万人。

一、关于旧小区改造中“居民自治”主要做法

(一)居民全方位参与,促进项目生成。以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让居民群众“配角”变“主角”,真正实现发展共建、成果共享。围绕“两个2/3”条件,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由居民决定“改不改”;围绕83个基础改造项和48个提升改造清单,征求居民意愿,结合实际定制改造内容,“改什么”让百姓选;邀请楼道代表会商,编制设计方案公示,开展专项协调会,最终形成统一意见,“怎么改”让百姓提。如湖墅街道在改造前召开“墅邻圆桌会”、党支部会议、小组长会议等20余次,并在各社区设置现场意见征询点,收集居民意见近2000条,吸纳并完善施工方案,真正做到“群众的事和群众商量着办”。

(二)协商共建,推进项目改造。围绕“党建引领、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改造模式,坚持“旧改要改到群众心坎上”,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充分调动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居民真正全过程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设计,发动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活动,组织社区先锋党员带头成立监督检查队,吸纳小区居民中有工程经验或者相关工程专业的居民作为成员,对小区改造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避免工程队因赶进度而降低项目质量、在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方案以及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共同保障旧改项目质量。如下城区小天竺社区将“芳芳邻里坊”刘国芳等一批党员骨干培养成自治带头人,带动居民参与旧改共建。

(三)三方协同,助力基层治理。通过安排“微治理”专员等形式,引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激发了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家园”的意识,形成“党建引领,业委会、物业、居民三方协同”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成立业委会或自管小组,与物业管理一起,维护改造成果,促进小区治理持续规范,实现从“靠社区管”到“自治共管”,弥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缺位。创新物业管理打包连片和区域性管理模式,营造“我们的家园共同守护”的良好氛围。如拱墅区“红茶议事会”、下城区“潮鸣邻里会”、江干区景芳二区“居民议事团”、西湖区“家园自管小组”,都已成为居民自治的实践典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你们关于加强居民自治意识培养、增加居民自治参与维度、提升居民自治自觉能力、创建居民自治杭州样板等建议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所提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平台,完善居民议事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将共性问题前置解决,尊重和回应居民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在多元诉求中凝聚共识。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等线上线下手段,构建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议事平台;拓宽收纳社情民意的渠道,推进小区改造民主协商,激发小区业主主观能动性,依靠并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二)三方协同,合力保障老旧小区长效治理。以党建为载体,发挥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实现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协同治理和共治共管,建立相应的议事协商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同时,积极推动专业力量进社区,辅导居民有效参与改造,积极发挥专业人员业务专长和桥梁纽带作用,为居民提供专业辅导。

(三)建章立制,引导居民自治。引导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协商参与,共同缔造《社区公约》,探索与创新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小区公共设施的机制,营造邻里和谐、居民自治的社区环境。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让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供“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旧改样本”

感谢您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吴俊华

联系电话:87159715      传真:87150515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4月29日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2489479/2021-001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10:36:33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40号提案的答复

致公党界别小组委员工作站:

你们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居民自治”在杭州老旧小区改造中作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第140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民政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有效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发展工程。2019年,我市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秉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注重功能完善、空间挖掘,打造更多“六有”宜居小区。2019年以来,已完成改造431个小区,受益住户约69万人。

一、关于旧小区改造中“居民自治”主要做法

(一)居民全方位参与,促进项目生成。以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着办”,让居民群众“配角”变“主角”,真正实现发展共建、成果共享。围绕“两个2/3”条件,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由居民决定“改不改”;围绕83个基础改造项和48个提升改造清单,征求居民意愿,结合实际定制改造内容,“改什么”让百姓选;邀请楼道代表会商,编制设计方案公示,开展专项协调会,最终形成统一意见,“怎么改”让百姓提。如湖墅街道在改造前召开“墅邻圆桌会”、党支部会议、小组长会议等20余次,并在各社区设置现场意见征询点,收集居民意见近2000条,吸纳并完善施工方案,真正做到“群众的事和群众商量着办”。

(二)协商共建,推进项目改造。围绕“党建引领、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改造模式,坚持“旧改要改到群众心坎上”,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充分调动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居民真正全过程参与项目的监督管理。通过制度设计,发动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活动,组织社区先锋党员带头成立监督检查队,吸纳小区居民中有工程经验或者相关工程专业的居民作为成员,对小区改造质量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避免工程队因赶进度而降低项目质量、在施工中随意更改设计方案以及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共同保障旧改项目质量。如下城区小天竺社区将“芳芳邻里坊”刘国芳等一批党员骨干培养成自治带头人,带动居民参与旧改共建。

(三)三方协同,助力基层治理。通过安排“微治理”专员等形式,引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激发了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家园”的意识,形成“党建引领,业委会、物业、居民三方协同”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成立业委会或自管小组,与物业管理一起,维护改造成果,促进小区治理持续规范,实现从“靠社区管”到“自治共管”,弥补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缺位。创新物业管理打包连片和区域性管理模式,营造“我们的家园共同守护”的良好氛围。如拱墅区“红茶议事会”、下城区“潮鸣邻里会”、江干区景芳二区“居民议事团”、西湖区“家园自管小组”,都已成为居民自治的实践典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你们关于加强居民自治意识培养、增加居民自治参与维度、提升居民自治自觉能力、创建居民自治杭州样板等建议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所提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构建平台,完善居民议事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将共性问题前置解决,尊重和回应居民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在多元诉求中凝聚共识。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等线上线下手段,构建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议事平台;拓宽收纳社情民意的渠道,推进小区改造民主协商,激发小区业主主观能动性,依靠并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二)三方协同,合力保障老旧小区长效治理。以党建为载体,发挥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实现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协同治理和共治共管,建立相应的议事协商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等。同时,积极推动专业力量进社区,辅导居民有效参与改造,积极发挥专业人员业务专长和桥梁纽带作用,为居民提供专业辅导。

(三)建章立制,引导居民自治。引导居民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协商参与,共同缔造《社区公约》,探索与创新居民参与维护和管理小区公共设施的机制,营造邻里和谐、居民自治的社区环境。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让政府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供“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杭州旧改样本”

感谢您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吴俊华

联系电话:87159715      传真:87150515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