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2489479/2021-001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10:36:36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杨柳春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的建议》(第221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发改委、数据管理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情况

为深入贯彻2月18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和3月31日全市数字化改革暨“数智杭州”建设攻坚年推进大会部署,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革成效落地社区场景。

(一)未来社区数字化推进情况

市发改委作为“数字社会”牵头部门,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各区、县(市)间的协同工作,高质量推进新一轮未来社区创建工作。

1.梳理未来社区数字化改革需求清单。未来社区是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场景,前期,市发改委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广泛汲取未来社区数字化改革意见建议。开展实地调研,赴存量社区详细了解硬件设施、公共配套、特色亮点、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充分听取街道、社区管理人员关于建设资金、管理机制等问题,研讨解决路径。广泛实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行动,通过现场座谈、公众号有奖征集等形式开展梳理一批居民重点需求及相关建议,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目前已征集相关需求及建议1522条。

2.推进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包括行业级平台和社区级平台。行业级平台由省统建,提供各类数字化服务,各社区根据自身特点,获取数字化服务,并依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数据赋能,打造社区级平台,实现和CIM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街道驾驶舱等数字平台的数据协同、互联互通。一是开展社区排摸。组织各区、县(市),管委会开展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社区排摸工作,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情况,筛选了一批群众基础好、基层组织强、硬件设施佳、公共配套全的存量社区作为首批试点。二是梳理“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会同各部门围绕十二大领域梳理了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按照已有应用加快集成、省统建应用加快落地、创新应用加快探索的原则,丰富未来社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带动社区数字基建建设。三是加强未来社区数字化统筹。根据3月29日中共杭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数智杭州”建设的总体方案》的方案路径和省即将制定发布的未来社区数字社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杭州实际和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经验,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杭州市未来社区数字化理论成果。

3.加快2021年度未来社区创建工作。2019年以来,杭州市围绕“三化九场景”,推出了两批共计11个未来社区试点,萧山瓜沥七彩社区、拱墅瓜山社区已初具成效,其它试点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目前,新一轮未来社区创建工作已经启动,市发改委将充分结合前两批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经验,以居民满意度为最终评判指标,充分协同数字社会构建,推进智慧服务平台在未来社区创建点的落地。同步按照整合提升类、拆改结合类创建项目与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存量社区嫁接融合;全拆重建类、规划新建类创建项目加快打造数字基底,积极承接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应用成果,加快打造一批数字孪生未来社区。

(二)老旧小区数字化建设情况

市建委是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牵头部门,从2019年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各地深入践行“硬件不足软件补”的理念,突出综合改造和功能服务的提升,在推进旧改时同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老旧小区智慧化水平,近两年完成改造431个小区,其中打造智安小区361个。

1.统一标准,写好结合文章。积极对接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结合《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实施意见》、《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制定出台了包括83个基础改造项和48个提升改造项在内的《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技术导则》,突出补齐基础功能和服务提升,将消防、安防等严重影响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的问题作为基础改造项,要求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中必须实施。

2.同步推进,建立协同机制。制定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智安小区建设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案编制、改造实施、长效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均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对小区的整体系统“升级”,避免多次或重复施工,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频次和时间跨度,真正落实“最小影响、最大理解、最快速度、最好质量”的要求。同时,成立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协调小组,公安、消防等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方案联审、工程监督指导、联合竣工验收等工作。如西湖区武林门新村抓住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契机,打开楼栋围墙和附房,打通“生命通道”,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引入“魔眼系统”,实现小区“人、房、物”智能化管理,打造“美丽家园”新样板。

3.创新驱动,提升治理水平。探索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将社区治理提升,作为“智安小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老旧小区和新建小区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综合改造和智安小区建设相关信息资源,深化应用能力,提高小区设施维护和综合管理水平。如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与第三方机构安邦护卫合作构建了“E治理”新型化社会治理机制,通过一键服务、精确指挥、专业安防等方式方法,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混乱、安保防范松懈、安全隐患突出等的顽疾。据统计,2020年1—9月,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1.8%。

(三)关于数字基础建设情况

市数据管理局负责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开展政府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工作,承担构建数字化引领、大数据支撑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的职责。

1.“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是打造数字社会的重点。我市城市大脑建设注重对智能终端、网络及平台等基础上的建设和集成,重视“一舱两网”的建设,打造城市大脑反射弧。“一舱”即全市统一技术路径、层级、差别化授权的数字驾驶舱,拥有各种算法,不仅可看、还可操作,可驾驶且反应便捷;两网是“感知网”和“处置网”,感知网是以空天地一体化工程为基础整合空中的“雪亮工程”,地下的城市智能管网、地质信息,以及地面的各方面信息,如水、电、气及道、桥、隧等城市生命线信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信息,以及人流、物流、车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社会信息,形成一个立体三维可视的城市感知网。处置网是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及各类网格员为基础形成一个行动迅速、执行有力的处置网。“舱”是脑,注重算法;“感知网”是眼,注重算力;“处置网”是手,注重执行力。其中,智能终端建设就是感知网的一部分,如钱塘新区推行“智慧门禁”,已建设并运行覆盖了40个社区、105生活个小区、30.2万人口,生活小区覆盖率达85%以上。智慧门禁联动小区大门、单元门、电梯、入户门的四道安全防护,同时利用AI人脸识别、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升级到“智慧门禁”系统,对人、房、车进行智慧化管理,用科技“智治”换人力“人治”,通过一体化分级管理的“三率”长效运维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为政府的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主动发现问题的前置管理手段。在确保了人证合一,在解放居民的出入束缚的同时,给新区内所有的家庭增添了一道无形的智慧安全防护之门。

此外,在平台集成方面,依托浙里办和城市大脑APP建立面向市民群众的总入口,集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文有所化、体有所健、游有所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行有所畅、事有所便等12大社会事业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场景化应用以及“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综合场景的服务和互动。治理端和服务端协同联动,形成闭环。

2.突破数据、资源整合瓶颈问题。通过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按照“一整两通三同直达”体系,承担各业务系统的统筹协调功能,实现数据需求方、供给方线上对接。当前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接入了全市政府、社会共计555个系统。建立了1.63万个能力接口,日均接口协同968余万次,日均协同数据量1.2亿条。目前中枢系统已升级迭代到5.0版本,加强了协同能力和并发能力,在城市间中枢互联和协同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和实现中枢枢纽和节点建设,纵向上实现市—区县—镇街,横向侧重于区县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全市重要的区县市和镇街实现中枢枢纽和节点建设,有效提升各层级之间的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的效能,做好基层治理场景治理体系的保障支撑。目前重点推进下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桐庐县5个区县、15个镇街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提升社区数字基建建设。及时梳理总结成果,围绕前期调研和问计(需)于民情况,聚焦群众日常生活、办事中的高频需求和问题,筛选一批具有较好可行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应用成果落地,进一步提升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筛选一批重点场景,做好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上线工作,6月底前推动20个存量社区先试先用省级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根据使用情况做好进一步提升和推广。

2.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今年,全市将继续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完成改造200个小区。在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标准,结合计划出台的《杭州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修订),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未来社区建设和数字化改革,明确建设智慧社区的标准规范,助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3.继续推进城市大脑中枢升级迭代。城市大脑中枢将升级迭代并融入一体化智能化功能服务平台,将为建成强大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及智能中台,为数智杭州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感谢您对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吕亮亮

联系电话:87173273         传真:87150515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

建议提案
索引号 002489479/2021-001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6-01 10:36:36
发布单位 市建委 主题分类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21号提案的答复

杨柳春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的建议》(第221号)收悉。经我委主办,市发改委、数据管理局会办,现答复如下:

一、社区数字化建设总体情况

为深入贯彻2月18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精神和3月31日全市数字化改革暨“数智杭州”建设攻坚年推进大会部署,加快推动数字化改革成效落地社区场景。

(一)未来社区数字化推进情况

市发改委作为“数字社会”牵头部门,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各区、县(市)间的协同工作,高质量推进新一轮未来社区创建工作。

1.梳理未来社区数字化改革需求清单。未来社区是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场景,前期,市发改委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广泛汲取未来社区数字化改革意见建议。开展实地调研,赴存量社区详细了解硬件设施、公共配套、特色亮点、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充分听取街道、社区管理人员关于建设资金、管理机制等问题,研讨解决路径。广泛实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行动,通过现场座谈、公众号有奖征集等形式开展梳理一批居民重点需求及相关建议,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目前已征集相关需求及建议1522条。

2.推进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包括行业级平台和社区级平台。行业级平台由省统建,提供各类数字化服务,各社区根据自身特点,获取数字化服务,并依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数据赋能,打造社区级平台,实现和CIM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街道驾驶舱等数字平台的数据协同、互联互通。一是开展社区排摸。组织各区、县(市),管委会开展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社区排摸工作,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情况,筛选了一批群众基础好、基层组织强、硬件设施佳、公共配套全的存量社区作为首批试点。二是梳理“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会同各部门围绕十二大领域梳理了一批“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按照已有应用加快集成、省统建应用加快落地、创新应用加快探索的原则,丰富未来社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带动社区数字基建建设。三是加强未来社区数字化统筹。根据3月29日中共杭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数智杭州”建设的总体方案》的方案路径和省即将制定发布的未来社区数字社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杭州实际和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经验,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杭州市未来社区数字化理论成果。

3.加快2021年度未来社区创建工作。2019年以来,杭州市围绕“三化九场景”,推出了两批共计11个未来社区试点,萧山瓜沥七彩社区、拱墅瓜山社区已初具成效,其它试点正在加快推进建设。目前,新一轮未来社区创建工作已经启动,市发改委将充分结合前两批未来社区试点建设经验,以居民满意度为最终评判指标,充分协同数字社会构建,推进智慧服务平台在未来社区创建点的落地。同步按照整合提升类、拆改结合类创建项目与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存量社区嫁接融合;全拆重建类、规划新建类创建项目加快打造数字基底,积极承接智慧服务平台先试先用应用成果,加快打造一批数字孪生未来社区。

(二)老旧小区数字化建设情况

市建委是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牵头部门,从2019年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以来,各地深入践行“硬件不足软件补”的理念,突出综合改造和功能服务的提升,在推进旧改时同步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提升老旧小区智慧化水平,近两年完成改造431个小区,其中打造智安小区361个。

1.统一标准,写好结合文章。积极对接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结合《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实施意见》、《杭州市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制定出台了包括83个基础改造项和48个提升改造项在内的《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技术导则》,突出补齐基础功能和服务提升,将消防、安防等严重影响居住安全和居住功能的问题作为基础改造项,要求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中必须实施。

2.同步推进,建立协同机制。制定出台《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智安小区建设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案编制、改造实施、长效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均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对小区的整体系统“升级”,避免多次或重复施工,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频次和时间跨度,真正落实“最小影响、最大理解、最快速度、最好质量”的要求。同时,成立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协调小组,公安、消防等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方案联审、工程监督指导、联合竣工验收等工作。如西湖区武林门新村抓住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契机,打开楼栋围墙和附房,打通“生命通道”,实施小区封闭式管理,引入“魔眼系统”,实现小区“人、房、物”智能化管理,打造“美丽家园”新样板。

3.创新驱动,提升治理水平。探索建立“一次改造、长期保持”的管理机制,将社区治理提升,作为“智安小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长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老旧小区和新建小区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综合改造和智安小区建设相关信息资源,深化应用能力,提高小区设施维护和综合管理水平。如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与第三方机构安邦护卫合作构建了“E治理”新型化社会治理机制,通过一键服务、精确指挥、专业安防等方式方法,有效破解老旧小区管理混乱、安保防范松懈、安全隐患突出等的顽疾。据统计,2020年1—9月,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区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11.8%。

(三)关于数字基础建设情况

市数据管理局负责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开展政府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工作,承担构建数字化引领、大数据支撑的城市治理现代化体系的职责。

1.“城市大脑+未来社区”是打造数字社会的重点。我市城市大脑建设注重对智能终端、网络及平台等基础上的建设和集成,重视“一舱两网”的建设,打造城市大脑反射弧。“一舱”即全市统一技术路径、层级、差别化授权的数字驾驶舱,拥有各种算法,不仅可看、还可操作,可驾驶且反应便捷;两网是“感知网”和“处置网”,感知网是以空天地一体化工程为基础整合空中的“雪亮工程”,地下的城市智能管网、地质信息,以及地面的各方面信息,如水、电、气及道、桥、隧等城市生命线信息,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信息,以及人流、物流、车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社会信息,形成一个立体三维可视的城市感知网。处置网是以“基层治理四平台”及各类网格员为基础形成一个行动迅速、执行有力的处置网。“舱”是脑,注重算法;“感知网”是眼,注重算力;“处置网”是手,注重执行力。其中,智能终端建设就是感知网的一部分,如钱塘新区推行“智慧门禁”,已建设并运行覆盖了40个社区、105生活个小区、30.2万人口,生活小区覆盖率达85%以上。智慧门禁联动小区大门、单元门、电梯、入户门的四道安全防护,同时利用AI人脸识别、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升级到“智慧门禁”系统,对人、房、车进行智慧化管理,用科技“智治”换人力“人治”,通过一体化分级管理的“三率”长效运维机制,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为政府的公共安全治理提供主动发现问题的前置管理手段。在确保了人证合一,在解放居民的出入束缚的同时,给新区内所有的家庭增添了一道无形的智慧安全防护之门。

此外,在平台集成方面,依托浙里办和城市大脑APP建立面向市民群众的总入口,集成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文有所化、体有所健、游有所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行有所畅、事有所便等12大社会事业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场景化应用以及“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综合场景的服务和互动。治理端和服务端协同联动,形成闭环。

2.突破数据、资源整合瓶颈问题。通过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按照“一整两通三同直达”体系,承担各业务系统的统筹协调功能,实现数据需求方、供给方线上对接。当前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接入了全市政府、社会共计555个系统。建立了1.63万个能力接口,日均接口协同968余万次,日均协同数据量1.2亿条。目前中枢系统已升级迭代到5.0版本,加强了协同能力和并发能力,在城市间中枢互联和协同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和实现中枢枢纽和节点建设,纵向上实现市—区县—镇街,横向侧重于区县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协同。全市重要的区县市和镇街实现中枢枢纽和节点建设,有效提升各层级之间的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的效能,做好基层治理场景治理体系的保障支撑。目前重点推进下城区、西湖区、滨江区、余杭区、桐庐县5个区县、15个镇街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提升社区数字基建建设。及时梳理总结成果,围绕前期调研和问计(需)于民情况,聚焦群众日常生活、办事中的高频需求和问题,筛选一批具有较好可行性和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应用成果落地,进一步提升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筛选一批重点场景,做好跨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上线工作,6月底前推动20个存量社区先试先用省级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根据使用情况做好进一步提升和推广。

2.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今年,全市将继续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完成改造200个小区。在推进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标准,结合计划出台的《杭州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修订),鼓励和引导各地,积极开展老旧小区未来社区建设和数字化改革,明确建设智慧社区的标准规范,助推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

3.继续推进城市大脑中枢升级迭代。城市大脑中枢将升级迭代并融入一体化智能化功能服务平台,将为建成强大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及智能中台,为数智杭州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感谢您对未来社区数字基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建管中心老旧小区改造处   吕亮亮

联系电话:87173273         传真:87150515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