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3-001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3-06-02 11:43:28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把握未来社区全域推广建设窗口期,优化未来社区建设和长效运营机制的建议》(第387号)收悉。经我委主办,现答复如下:
未来社区是展现浙江省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是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金名片”,是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引领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标志性工程。自承接牵头未来社区建设工作以来,我委会同各区(县、市)住建部门谋思路、建制度、定标准、推工作,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有力推动未来社区建设由点及面、全域推进。
一、为了落实未来社区创建要素保障,提升长效运营水平,平衡好经济账与民生账,提升数字治理的效能,破解全域推进力度不足、政策保障不力、长效运营乏力、数字智效不高的问题,我委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全域推进
一是2022年以来,我委组织各区(县、市)完成了《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一区一规划、一社一画像”的要求,摸清社区底数,着重对存量空间资源进行梳理,查找设施短板,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布局,发挥专项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专项规划的落地实施,为后续新开展的未来社区编制实施方案提供精准底数和制定依据。二是加快制定《关于杭州市高质量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作为贯彻落实省级文件精神、指导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域开展未来社区创建的纲领性文件,确定近期目标为“到2025年底,全市累计创建未来社区500个左右、覆盖40%左右的城市社区”,逐步推动未来社区—未来街区—未来城市的全域推进。
(二)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保障
在贯彻省级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出台一批特色政策,着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在全省率先制定施行市级《城镇未来社区验收办法》。在延续省级验收办法的思路与框架基础上,结合杭州实际,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和文化彰显,突出需求导向,明确我市未来社区创建指标体系,社区可在通过市级验收的基础上,对照省级标准找差距补短板后进一步申报省级验收,推动形成“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的建设格局。二是研究出台全省首个市级财政性资金专项奖补办法。以老旧小区创建未来社区项目补助为重点,对成功创建省级、市级未来社区项目进行分级分类奖励,在3年时间内计划安排约12亿元资金专项奖补,为推进我市未来社区建设提质扩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已下拨奖补市级奖补资金1.77亿元,今年计划再拨付3.5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盘活存量空间,拓展公共服务
一是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存量房屋提供用于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由老旧小区所在街道、社区全面排查小区及周边配套用房现状和市级存量用房情况,结合改造需要提出用房需求,并与产权(管理)单位协商。在产权不变的前提下,产权(管理)单位将存量房屋以租赁方式提供给街道、社区使用。二是联合市委组织部牵头13个区、县(市)摸排调查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国企闲置(低效使用)存量房屋94处。开展既有小区“场景织补升级”行动,在各市级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盘活存量用房3.2万平方米,用于社区公共服务。
(四)强化多元参与,推动长效运营
一是在征集汇总、评审推优的基础上,根据“择优录取,动态更新”的原则,2022年下半年出台杭州市第一批未来社区优秀服务商名单,重点覆盖“一老一小”等民生关键领域与专业运营领域,大力激发市场供给潜力,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双向发力。通过发布优秀案例、举办产业论坛等形式,与省风貌办组织的未来社区产业联盟密切联动,加深各领域服务商业务交流,实现优质服务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培育更多的优秀综合性服务商和专业性服务商,为社会力量参与未来社区建设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计划近期更新发布第二批优秀服务商名单,并举办未来社区运营研讨会。二是通过对已建成投运未来社区项目的运营情况开展调研、分析,并调研走访全市主要未来社区运营企业后,我委于今年上半年编制印发了杭州市《未来社区长效运营实施指南(试行)》,针对不同类型的未来社区,全面落实运营前置理念和运营单位全过程参与要求,就方案规划设计、投融资方式、运营主体、运营标准、运营模式等提出指引性意见,帮助和指导项目主体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长期平衡。
(五)统筹共性个性,提升智慧属性
一是推进区域统建。会同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等多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杭州市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指南》,指导各地充分调研居民需求,低本高效构建智能便捷的未来社区一体化平台,按照“共性普惠”和“个性可塑”标准,探索低本高效、快速复制的数字化平台建设模式,通过建设统一、共享的数字底座和应用商城,开发标准化功能模块和应用组件,使数字化平台快速、低成本覆盖辖区内全部未来社区项目,使数字应用便民好用。二是持续数字赋能重点领域。推动未来社区数字化系统落地贯通“浙里未来社区在线”重大应用,并于民政、卫健条线的“浙里康养”“浙有善育”两个省级平台实现贯通,持续打造智慧就餐、托育一件事等便民场景。
二、下一步,市建委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推动全域建设,落实要素保障,提升长效运营水平。
(一)优化运营模式,推广街道级全域“大运营”
近年未来社区创建涌现出一批优秀运营模式,如西湖区翠苑街道、上城区闸弄口街道采取“物业+市政+商业”的街道级“大运营”模式,通过市政服务、商业运营等业务反哺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实现了物业不涨价、服务有提升。临平区临平街道通过统筹街道范围内社区食堂,拓展社区食堂服务范围,增强了专业运营的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我委计划下一步广泛总结优秀运营经验,进一步推广片区综合运营与行业专业运营模式,并更新发布第二批优秀服务商名单及优秀案例。
(二)加快融入对接,找准未来社区建设“新赛道”
加快融入国家层面的完整社区新赛道,把未来社区建设作为浙江省域层面贯彻完整社区理念的实践创新和突破载体,将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与完整社区“六个有”标准要求充分对接、融会贯通,形成示范引领和普惠共享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将我市未来社区创建的经验成果更多推广输出到部省层面。
(三)加强规划衔接,加大对新建类未来社区支持
鼓励新建类未来社区项目带建设方案、运营方案或规划条件出让,在土地出让时加强方案审查,明确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重点落实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内容、空间位置和产权归属,鼓励作为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纳入土地出让合同,保证符合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要求。
感谢您对我市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建委房开处 张晏斌
联系电话:85254106 传真:85254223
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3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