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89479/2024-0006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2-05 15:15:03 | |
发布单位 | 市建委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2024年,全市城乡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全国、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总基调,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主线,全面对标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着力推进城建领域“六大提升”,在城市能级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发展、行业治理增效、区域建设提质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快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推动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能级提升。聚焦城市内涵式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重点区域重要平台市政基础设施供给,不断提升超大城市人居品质和安全韧性水平。一是一体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坚持城市体检先行,以体检促更新,把城市体检结果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依据。完善市级“一办六组”工作体系,强化市区两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机制。加快研究出台适应存量更新背景下的规划、用地、资金保障政策和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城市更新立法和更新规划编制,明确城市更新总体目标和策略。注重项目化推进,划定重点更新片区,科学编制年度建设计划和项目库,加快三年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全力打造一批涵盖居住区、低效园区、历史文化等多类型的省级更新试点项目。二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快速路网方面,实施城市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快速路文一西路提升改造工程、江东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三期等项目9公里,续建快速路彩虹大道东延工程(一期)、康良路(京杭大运河-运溪高架)工程一期等项目30公里,开工快速路文一西路西延三期等项目7公里。建成主次干路60公里。城乡污水处理方面,印发新一轮城镇污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城西净水厂三期、临平第二净水厂等项目建设。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改造,实现行政村覆盖率97%以上。开展农污处理终端动态提升改造,确保水质达标率93%以上。电网建设行动方面,实施电网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新开工项目16项、投产22项,完成投资约50亿元。协调推进甘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500千伏江南变、临平变等重点项目。三是持续推动地下空间高品质开发。围绕17个重点区域,加快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新增地下空间420万平方米。推动地铁站点与周边互联互通,计划实施地下连通道工程29个。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计划完工6.2公里,完成投资5亿元。
二、打造共富基本单元标志性成果,加快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牢牢把握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的政治意义、民生价值,围绕构建城乡居民生活幸福共同体,不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打造共富基本单元标志性成果。实施八大专项行动,推进“共富风貌驿”建设,持续打造“共富风貌游线”。加快推进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力争创成市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6个以上,市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6个以上。高质量推进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计划新开展创建未来社区100个,累计创建400个以上,覆盖全市30%左右的城镇社区;计划新建成未来社区100个,累计建成200个以上。二是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深入推进第二轮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强化小区联动、片区统筹,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00个。继续积极探索以居民自主更新为特点的老旧小区拆改结合新模式。三是稳步推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实施城中村改造五年行动计划,指导制定城中村改造相关方案,全力争取国家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政策。计划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59个19704户。四是持续推进“回迁提速”行动。计划回迁安置35000户,基本完成既有城中村改造在外过渡户回迁安置。五是稳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计划建设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10个以上,建设市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示范镇20个以上。六是持续推进城乡绿道建设。实施新一轮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财政奖补资金分配方案,加快精品绿道环线建设,计划新建改建绿道200公里。
三、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城建领域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聚焦科技赋能、创新引领、人才支撑,加快三大行业转型发展。培育“专精特优”优势特色企业,做长做强建筑产业链,提升建筑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是持续推动建筑业发展。巩固建筑业支柱地位,做好头部企业资质升级培育,主动服务有意向迁入杭州的外地优质龙头企业。鼓励出台建筑业激励政策,督促政策兑付落地。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联合体投标试点和“评定分离”改革试点。二是持续加大房地产行业投资。出台房地产企业信用管理办法,搭建信用管理体系,发布在杭开发企业信用等级。围绕“抓开工、促投资、优质量”,攻坚房地产项目加快开工,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不低于面上固投增速,为稳住全市投资大盘作出贡献。三是持续提升勘察设计品质。加强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管理,优化勘察设计企业资质、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深化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完善勘察设计质量责任体系,推动勘察设计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继续开展杭州市优秀青年设计师选培,优化人才结构。
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坚持绿色发展,完善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标准体系,推进绿色建造、智能建造、装配式、BIM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全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是促进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实施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和绿色建筑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计划创建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7个、超低能耗建筑示范34.4万平方米、近零能耗建筑示范4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97万平方米。探索开展建筑能效标识测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评估机制。推动传化科技城、西站枢纽、江海之城、运河新城等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二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意见,鼓励新型结构体系、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试点应用,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推进装配化装修试点工作。三是强化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落实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施办法和奖补资金分配细则,新建和改造公共充电桩3000个。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镇村充电设施有效覆盖。
五、深化全周期数字治理改革,加快推动行业管理效能提升。聚焦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要求,着力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一是推进“CIM+”应用赋能。推动CIM平台和城市大脑融合,强化城市更新行动CIM平台数字赋能,形成更新片区、更新单元、更新项目的“一张图”管理。深化工程地质勘察联网监管应用,实现勘察作业前钻孔位置风险研判与预警推送。加强道路隐患及地下市政设施数智管理,实现重点道路相关对象数据筛选及状态更新。二是推进行政审批数智改革。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统筹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审批、建筑单体编码应用、图纸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深化行业监管数字应用。搭建质量保险管理平台和检测机构监管平台,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开展“治本攻坚”专项行动,严管有限空间作业,推行安责险制度。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问题治理,推进住宅质量保险试点工作,出台质量保险试点配套政策。统一招标造价数字化系统数据接口标准,提升项目报建数字应用水平。完善工地实名制管理,强化合同履约等数据关联应用。加快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建立省市两级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标准、两级管理、一网统管”工作模式。
六、赓续城市历史文脉,加快推动“大城北”规划建设提升。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为引领,以“区域融合、数实融合、产城融合”为导向,深入实施大城北地区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城北地区加快实现蝶变腾飞。一是集中优势推进大城北核心区建设。全面抓好“规划引领、交通畅达、居住改善、城市设施、空间提质、文化传承、产业蝶变”等“1+6”项任务。聚焦良渚中央商务核心区、运河沿岸、杭钢新城三大样板区块,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大城北核心区开发建设,计划建成临半路、良渚新城玉湖公园、华润国际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推动核心区实现连片成势。二是高品质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加快推进京杭大运河博物院、运河湾旅游休闲综合体、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通过贯通运河滨水廊道、提升沿岸景观风貌、建设运河艺文实践区等举措,从旅游观光、民生休闲、文化体验三方面着力推动大运河加快展现新风貌、焕发新功能,进一步彰显大城北地区“千年运河文化”的鲜明底色。三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围绕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完善大城北地区交通路网和市政基础设施,保障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围绕产业空间、轨道站点周边,完善多元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支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